圖:普京和特朗普(右)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聯合記者會。\路透社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會面。會晤持續約3小時,較雙方早前預計要短。雖然美俄表示會晤「有建設性」、「富有成果」,但未就俄烏停火等問題達成任何協議。分析指,通過這次會晤,美俄雙方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身外交目的。但一次會晤難以解決烏克蘭問題和美俄關係的深層次矛盾,各方後續博弈將加劇。
【大公報訊】這是特朗普與普京自2019年6月以來的首次見面,還是自2015年9月以來俄總統首次赴美。
當地時間15日上午,備受矚目的「普特會」在被視為美國「抗俄」前沿的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舉行。特朗普的專機先到,等候半個小時後,俄羅斯總統專機降落,特朗普率先下飛機,在基地機場的紅毯上迎接普京並握手寒暄。紅毯兩側各停放兩架美軍F-22隱形戰機,普、特兩人走過紅毯拍攝合影時,一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帶領F-35戰機編隊從上空呼嘯而過。美俄總統隨後罕見地不帶翻譯,一同乘坐美國總統專車「野獸」前往會場。車隊依次經過基地停靠的F-22和「黑鷹」直升機的機隊。美媒解讀,美方安排既體現高規格同時也在「秀肌肉」。
「三對三」閉門會談 未接受記者提問
雙方閉門會談於當地時間15日11時20分(本港時間16日3時20分)許開始,由早前的宣布「一對一」改為「三對三」,美方代表為國務卿魯比奧和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而俄方代表為俄外長拉夫羅夫以及總統助理烏沙科夫。
閉門會談持續近3小時後結束,原計劃的雙方代表午餐會也臨時取消,美俄總統召開聯合記者會。普京打破慣例首先講話,稱俄美關係恢復合作「重要且必要」,希望與特朗普達成的諒解將為「烏克蘭的和平鋪平道路」。特朗普隨後表示,會晤取得一些進展,但尚未就「或許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達成協議,後續仍有「非常好的機會」,「達成協議前,沒有協議」。
記者會最後,普京用英語說:「下次在莫斯科。」特朗普回應稱,該提議「有趣」,而自己可能因此捱批評,但「有可能發生」。整場記者會持續15分鐘,沒有接受提問。
「外交鬧劇」「虎頭蛇尾」
「普特會」未達成任何協議,雙方透露的內容也空洞無物,被外界質疑「虎頭蛇尾」。特朗普隨後在接受霍士新聞採訪時「死撐」,他同普京的關係一直很好,稱讚普京「非常真誠」想要「解決問題」,希望「達成協議」,並給兩人會晤「打滿分」。
特朗普乘專機返回華盛頓途中,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進行長時間通話,通報「普特會」情況。澤連斯基隨後表示,他應邀於18日在華盛頓與特朗普會晤,討論結束俄烏衝突的「所有細節」。美媒形容兩人通話氣氛「不輕鬆」。
曾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認為,普京是這場會晤的大贏家,「特朗普沒有輸,但普京顯然贏了,他在重建美俄雙邊關係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且暫時擺脫制裁壓力,也不必面對停火要求」。
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民主黨人布盧門撒爾稱,會晤「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就像一個「空心漢堡」。國防問題專家坎普弗表示,看完整場會晤,仍然無法確定雙方究竟達成什麼樣的共識,也不清楚是否有下一場會談。
外媒形容這場峰會是缺乏實質內容的一場「外交鬧劇」,特朗普自詡「交易大師」的形象遭重創,而普京再次獲得全球矚目。
特朗普:直接達和議
特朗普16日在社交媒體上提出他對結束俄烏衝突的最新想法,稱最佳途徑是「直接達成和平協議」,而非僅僅達成停火協議。他還證實澤連斯基18日到訪白宮,「如果一切順利,我們接下來將安排與(俄羅斯)普京總統的(三方)會晤」。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列先科當天發表聲明,稱烏方堅定認為必須先實現停火,再推進後續談判進程;若在停火前開啟談判,烏克蘭將面臨巨大的「勒索風險」。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