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洛陽專家「主刀」修復許昌清代壁畫 歷時數年今回「家」

時間:2019-12-12 09:04:30來源:洛陽網

  運送過程

  經過3個多小時的長途奔波,今日16時,在警車的護送下,由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河南古代壁畫館)派出的3輛廂式貨車緩緩駛入許都廣場許昌市博物館門前,車上裝載的許昌昆侖寺9塊壁畫,被安穩地放進許昌市博物館三樓《許州記憶》展廳展櫃中。

  洛陽壁畫修復專家「主刀」許昌壁畫修復

  昆侖寺位於禹州鴻暢鎮張灣,緊臨吳道子故里鴻暢鎮山底吳村。在該寺文殊堂東、西山牆上有兩幅精美的清代壁畫,由於寺廟地處村外的山溝內,大部分建築已毀,僅存文殊堂建築年久失修,壁畫保存狀況較差,隨時都有損毀的危險。許昌市決定對禹州昆侖寺壁畫進行搶救性保護,對壁畫進行揭取修復等。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古代壁畫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楊蕊介紹,由於年久失修,昆侖寺屋頂漏雨嚴重、建築牆體出現崩裂等,再加上歷史上各種原因造成的損害,壁畫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褪色、脫落、污損、空鼓、龜裂、划痕、殘缺、裂隙等一系列病害,特別是壁畫下部褪色、鹼酥嚴重,已看不出壁畫原貌。現場勘測和實驗后,建議許昌市對壁畫進行搬遷保護,進行了揭取。因為壁畫體量很大,經過20多天的努力,壁劃分為9塊,揭取成功。

  2014年,壁畫修復師開始對運到洛陽的壁畫進行修復,先後有18名壁畫修復師參與艱難的壁畫修復工作,數年後,這些壁畫終於「回家」。

  西牆壁畫局部

  「妙手回春」,清代壁畫展風采

  記者在現場看到,昆侖寺大殿東西兩山牆壁畫畫面大小對稱,東牆為「禮佛圖」,畫面上,數件幾案擺放《春秋》《詩經》書函,一長髯撫胸的老者端坐于太師椅上,身后右近處有宦官二人侍立,一美婦人侍于身后,左有佛祖身姿微側趺坐幾榻,有羅漢站于榻旁,堂內外的少男少女,裝飾高貴典雅,或相向而坐、或面中簇立,凝神靜聽;侍女端茶數盞,候于堂側;畫廊外眾羅漢佇立注目;曲廊背景,叢樹相映。西牆為「朝佛圖」,畫面以海中小島開合,左面松樹荷塘,佛祖閉目悟禪于荷葉之上,幾朵蓮花陪襯。20多位羅漢各執法器簇擁着側坐于金毛吼身上的觀音由海外騰空而來,近身諸天王回護又有眾比丘尼環侍,其中尤以六臂天王威猛、生動。后牆壁畫畫面斑駁,褪色嚴重,下部鹼酥,僅殘留少量花鳥、木石畫面。

  整組畫面以工筆彩繪人物、花卉、翎毛、山石為主。畫面人物眾多,人高1米有余,東西山壁畫各近30人左右,神情各異,形象逼真,均漢人裝束,服飾發型早于清代。整組壁畫畫風細膩,線條充滿張力,在60平方米的畫面上無重筆、余筆、敗筆,顯見畫家深厚的藝術功底。

  許昌市博物館館長婁鴻恩介紹,該壁畫是目前發現的許昌市唯一一處保存較好的古代壁畫,經初步鑒定為清中期以後的壁畫作品,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經過洛陽壁畫修復專家的「妙手回春」,讓壁畫的風貌得以生動呈現,讓許昌觀眾不到昆侖寺就能感受到中國古代高超的繪畫藝術。

  根據許昌市博物館陳展提升方案,昆侖寺壁畫揭取修復件將替代原先展出的壁畫臨摹件。

  「無論是從色彩、線條,還是從人物神態、肢體表達上,揭取修復件都更具有吳道子繪畫的遺風,更能表達『吳帶當風』的韻味。壁畫展出后對《許州記憶》展覽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將成為《許之昌》展覽的一大亮點。」婁鴻恩說。

  西牆修復好的壁畫

  洛陽壁畫修復技術走出館門

  近年,隨着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的壁畫揭取和修復技術日臻成熟,壁畫保護修復業務已走出館門,走向多個城市。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徐建華介紹,經過近20年的努力,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的壁畫揭取、修復、保護技術得到很大提高,成功揭取和修復了兩漢、北魏、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多幅壁畫,內容涉及建築、墓葬、石窟壁畫等三大領域,培養出一支專業水準較高的壁畫保護專業隊伍。河南古代壁畫館成為我省唯一擁有壁畫勘察設計、施工、方案設計、壁畫修復4項國家級(甲級、一級)資質的單位。壁畫修復專家先後應邀到安陽、鄭州、許昌、濟源、深圳、重慶、新疆等地,指導和開展壁畫保護工作。深圳鳳凰古村落建築壁畫的揭取被專家譽為「嶺南第一揭」,登封唐庄宋壁畫墓的清理保護及整體吊裝搬遷,在全省尚屬首次;2012年至今,壁畫保護中心4名專業技術骨幹參與重慶大足石刻千手觀音的修復保護工作;還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保護修復新疆龜茲石窟研究所的石窟壁畫和彩繪泥塑……

  今年4月,河南古代壁畫保護研究中心正式投用后,承擔了更多的對外壁畫保護項目,為保護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作出更多努力。(洛報融媒記者 常書香 文/圖/視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