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曲藝節將於9月29日至10月4日在河南省平頂山市舉辦,透過現場演出和線上展演相結合,力爭讓節目涵蓋更多曲種,兼顧不同地域和年齡段觀眾習慣,最大限度展現老中青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的精神風貌。這是曲藝節第三次花落平頂山。
中國曲藝節是國家級曲藝盛會,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曲藝事業繁榮發展、滿足群眾高質量精神文化需求。今屆曲藝由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平頂山市政府主辦,河南省曲藝家協會、中共平頂山市委宣傳部、平頂山市文聯承辦,舉辦方式為現場演出和線上展演相結合,9月29日至9月30日現場演出3場、包括開幕式、閉幕式、專場演出;10月1日至10月4日在中國曲協《曲藝》雜誌融媒體上進行4場全國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展演共30個節目,從全國各地推薦報送的122個節目中遴選產生。
本屆曲藝節演出節目精、曲種多、名家多,力爭讓節目涵蓋盡可能多的曲種,兼顧不同地域和年齡段觀眾的欣賞習慣,最大限度展現老中青曲藝家和曲藝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開幕演出名稱為「曲藝風 黃河情」,整場演出分為曲韻情、民族風、中國夢3個板塊,把曲藝元素、河南元素和平頂山元素有機結合。演員包括老中青曲藝家,中國曲協主席姜昆、河南曲協主席范軍、青年相聲藝術家苗阜、王聲等。節目選擇非常有代表性,有今年抗疫題材的曲藝新作蘇州評彈《秀發》,有新近創作完成的正在全國進行巡演的反映全國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的群口評書《中國機長》,更有曾參加過2019年國務院新春團拜會演出的曲藝表演《奔跑吧追夢人》。
閉幕演出名稱「決戰脫貧奔小康 曲藝牡丹吐芬芳」,將聚焦2020年度扶貧攻堅奔小康的主題。參加閉幕演出的老中青曲藝家有李金斗、劉穎、大兵、趙衛國、高曉攀、尤憲超等三代相聲藝術家,有中國曲協副主席、著名二人轉藝術家閆淑平等。在節目選擇上,除了有河南的特色曲種河洛大鼓和曲藝聯唱之外,更有來自下一屆承辦地四川的精彩曲藝節目展示。
河南省優秀曲藝節目暨《梨園春》唱響美麗鄉村寶豐專場演出是第十屆中國曲藝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於9月30日下午,演出地點在寶豐縣新世紀廣場。本場演出匯聚了省內外曲藝界的名家大腕,曲目涉及河南墜子、三弦書、快板、相聲等多個門類,是河南省近年來曲藝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現。
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為豐富曲藝節的活動內容,為曲藝節造勢、預熱,在曲藝節開幕前和曲藝節期間,平頂山將組織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包括「鷹城韻曲藝情」第十屆中國曲藝節群眾文化活動曲藝專場、「老家河南鷹城藝韻」戲曲專場演出、「風華國樂」河南民族樂團音樂會、「茉莉芬芳」鷹城名家講讀音樂會(第九季)——「歌聲送給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一周年暨迎中秋合唱音樂會、「鄉」遇——「脫貧攻堅·精彩瞬間」平頂山市首屆農村攝影藝術節攝影作品展、「創意·平頂山」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展、第十屆中國曲藝節書法攝影展等。
為更好展現第十屆中國曲藝節的風采,突出本屆曲藝節的獨特性、標誌性,主辦方設計了第十屆中國曲藝節節徽。節徽由雄鷹、折扇和紅旗三種元素組成,其中雄鷹代表鷹城平頂山,折扇代表曲藝,紅旗代表2020年曲藝之旗屹立在平頂山。數字「10」穿插在三種元素之間,代指第十屆中國曲藝節。標識採用同構手法,將「扇」元素與「鷹」形象相結合,塊面和色彩相交錯,凸顯平頂山鮮活、多元、奮進的良好形象。
平頂山曲藝歷史悠久,曲藝門類眾多,曲藝人才濟濟。綿延700餘年的「馬街書會」長盛不衰,作為我國曲藝藝術的母親河,滋養着一代又一代曲藝藝人。第六屆中國曲藝節以來,平頂山市曲藝事業蓬勃發展,成功創建新華區——中國曲藝之鄉,成為繼寶豐之后,平頂山贏得的第二塊「中國曲藝之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