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西成高鐵G2204次車經過3小時55分的飛駛,緩緩停靠在西安北客站,一群來自四川的遊客喜笑顏開地走進西安大雁塔、碑林、永興坊,感受13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和美食民俗。一列「熊貓號」列車滿載着陝西旅客飛駛向成都,走進寬窄巷子、杜甫草堂、春熙路,去感受「天府之國」的巴蜀文化與現代時尚的交相輝映。
西成高鐵開通一周年紀念日剛剛過去,被西成高鐵引爆的川陝兩地游依然火力不減。這條貫通西北與西南的交通大動脈開通一年來共開行西成高鐵列車4.3萬趟,日均開行約117趟;發送旅客超172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4.7萬人次。不斷加密的高鐵頻次和方便快捷的出行,使西安、成都兩地之間的交流呈現「井噴」態勢,影響着西北與西南地區的經濟和旅遊發展。
高鐵助力佛坪脫貧摘帽
地處秦嶺深處的漢中市佛坪縣,因分布着全國密度最高的國寶大熊貓而被譽為「熊貓家園」,但過去因為交通閉塞,人們守着國寶卻過着貧困的日子。西成高鐵開通,佛坪人抓住這一大好機遇,提請中鐵西安局將首趟專列命名為「熊貓號」並獲得批准,佛坪縣從此揚眉吐氣,走向了世界。
隨着高鐵的開通,旅遊業成為佛坪縣的支柱產業之一。高鐵不僅給佛坪縣帶來了遊客和收入,更帶來了商機和發展,一年來,總人口不到4萬人的佛坪就迎來了147.7萬餘人次的旅客,旅遊收入達5.44億元人民幣(下同),分別同比增長43.85%和26.22%。佛坪縣委副書記李凡說:「我們縣今年剛剛脫貧摘帽,趁着高鐵帶來的機遇,我們正在打造更多旅遊產品,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群眾增收致富的步伐明顯加快了。」
西安人李強國看准了西成高鐵的商機和佛坪優質的旅遊資源,2013年便來到佛坪投資創辦了「秦嶺寓舍」民宿酒店。酒店位於佛坪縣城核心地段,距離佛坪高鐵站僅有1.4公里,裝修風格極具原生態,到處擺放着熊貓造型的裝飾品。西成高鐵的開通,使這家酒店迅速火爆起來,經常一房難求。
高鐵時代漢中旅遊動力強勁
隨着西成高鐵開通,漢中進入了高鐵時代。遊客早上在西安看古城牆、大雁塔,吃肉夾饃、油潑面;中午在漢中遊覽武侯墓、褒斜棧道,吃熱面皮、菜豆腐;晚上在成都逛寬窄巷子,吃麻辣火鍋。一年來,漢中車務段漢中站共開行動車4.3萬列,發送旅客41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由以前的2400人次增加到如今的1.3萬人次。
每年春季,漢中大地上百萬畝油菜花競相盛開,漢中如同金色海洋,徐徐春風拂來,油菜花海如同海浪奔騰,壯麗而震撼,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2018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推介會分別走進西安、成都等城市,坐高鐵到漢中賞花、遊玩的人也越來越多。僅勉縣,在油菜花節期間接待遊客達187.5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6億元。前10個月,漢中市接待遊客人次、旅遊收入分別增長20.96%和30.24%。
西成高鐵是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高速鐵路,與大西高鐵共同形成華北至西南地區的新通道。而今,西成、陽安、寶成3條鐵路交匯,西漢、寶巴、十天3條高速合圍,城固機場8條航線聯通11個重點城市,漢中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文化旅遊強市、陝西最美城市」動力強勁。
高鐵連通陝川深度融合
自古以來,陝川兩地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西成高鐵開通,使兩座城市構建起了「三小時朋友圈」,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進一步夯實了深度融合的基礎,共同促進文化旅遊事業大發展。
9月20日,借助第17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的時機,「文化陝西」在成都舉辦旅遊推介會,陝西、四川兩省簽訂相關領域戰略合作協議,擬合作基金和項目達50億元。陝西省副省長魏增軍說:「陝西和四川兩省豐富的旅遊產品既有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的差異性,又有人文歷史上的關聯性和延續性,合作基礎深厚,發展前景廣闊。希望兩省進一步加強在旅遊開發、招商引資、宣傳推廣、客源互送、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務實合作,共同促進陝川兩地旅遊業共贏發展。」
西成高鐵公交化模式的開行,滿足陝川遊客的出行需求。西成高鐵開通后,赴四川旅遊的陝西遊客量排名全國第八,平均花費超過3000元。同樣,赴陝西旅遊的四川遊客量比之前有所上升,客流量全國排名第七,平均花費超過2006元。四川遊客曾女士說:「三年前帶家人到西安旅遊,坐的是普通列車,花了11個多小時,今年再次到西安旅遊,只要4個多小時就到了,便捷多了。」
隨着客流量的攀升,中鐵西安局開行的高鐵列車對數從最早每天開行19對增加到現在開行67對,日均發送旅客從2.8萬人次增長到4.7萬人次。4月7日,西安北車站單日發送西成高鐵旅客達6.3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列車客座率達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