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湖南 > 正文

紀智榮獲2025大阪世博會共創者亞洲綠色生活藝術節黃花梨木雕藝術終身成就獎

時間:2025-09-25 13:57:43來源:大公網

  中華文明之道,以文化為橋,連世界之心。紀智大師以獨領風騷的藝術語言和智造名城——株洲第一藝術文化地標,讬舉了湖南文化藝術的高度,眾多的經典藏品及國際影響力文化出海活動更彰顯了紀智黃花梨文化藝術館不僅是中國的優秀民族品牌,更是獨步國際藝壇的引領者! 

——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副會長師帥博士

紀智黃花梨文化藝術館的創始人——紀智在大阪世博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來賓,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紀智黃花梨文化藝術館的創始人——紀智。很高興能榮登大阪世博會,與大家共襄盛會。今天,我的發言主題是:收藏的終極目的究竟是什麼?我認為,是傳播美與智慧,讓歷史的曠古迴音在今天思接千載,意通萬裏。

  我們藝術館擁有眾多珍貴的黃花梨木雕收藏。起初,我和所有藏家一樣,執着於守護它們。但很快我意識到,如果這些瑰寶只被小心翼翼地供奉在展台上,它們的光芒終究是有限的。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讓靜態的收藏,產生動態的價值?於是,我們開始了一場變革,努力讓藝術館超越傳統的「博物館」模式,成為一個文化創新的發動機。我們主要通過三大路徑來實現:

  首先,從「觀賞」到「體驗」,打造沉浸式文化課堂。 

  樸素的明式傢具處處洋溢着儒家的儀制與風範,我相信一衣帶水的友邦鄰國日本和我們一樣,傳承了東方傳統美學。我們博物館特別珍藏了一張月洞式門罩黃花梨架子床,每一位訪客嘖嘖稱讚它的光滑溫潤,這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一種追求自然的境界。老祖宗造字無比智慧,人和木在一起組成一個「休息」的休字。和最貴重的木頭在一起就是最好、最有福報的休息。很多朋友由此愛上了黃花梨的那種美感,那種天然合一,給人無窮想象。通過這種珍品「觀賞」體驗,重新定義我們對知識獲取和文化體驗的期待。我們的博物館,開發了繫列教育項目。通過工作坊、木作體驗課,讓中小學生和愛好者們親手感受木材的紋理與溫度,理解榫卯結構的精妙。我們讓收藏「活」起來,不再是遙遠的教科書圖片,而是可感、可觸、可參與的生命體驗。

  另一個絕好的例子就是我的博物館分館之一的中國歷史人物木雕造像館。我用黃花梨雕刻有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462位以及上古正神。眾所周知,海南黃花梨自古就是皇室的貢木。皇室的尊崇讓海南黃花梨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文化價值與藝術生命。為此,我大力打造中國帝王文化,並註重故事性和連貫性,通過精心設計的中國帝王故事和生動視頻展線,將中國皇室的歷史脈絡清晰地呈現出來。故宮博物院的餘輝老師稱讚我的黃花梨博物館既是對瀕危遺產的搶救性記錄,更是用情感化語言重構公眾與文明對話的新維度。他認為黃花梨表述的文化符號一定要在展陳布局上突顯本質內在屬性,力求和皇家氣派和黃花梨稀有的華貴典雅的文化氣度高度匹配。

  其次,從「保護」到「活化」,構建創意資源庫。 

  我們將珍貴的紋樣、器型、工藝手法進行數字化解析,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中式美學基因庫」。這個資源庫,成為設計師、藝術家、動畫師汲取靈感的寶庫。曾經應用於皇宮傢具上的纏枝蓮紋,可能今天就會出現在一位年輕設計師的國潮服飾上。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當代重塑。

  此外,我們積極尋求與商業品牌的跨界聯動。一座博物館要想為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解讀經典的文化,需用新穎的形式表現其豐富內涵。優質的文創設計就是一種很好的載體。文博展列通過各類新穎方式,如製成文博衍生品、開展趣味陳列展、來開啟博物館的文創變革。比如,與高端茶品牌合作,以館藏茶器為靈感,共同開發聯名產品;與遊戲公司合作,將木雕中的神話人物、瑞獸紋樣授權成為遊戲中的藝術元素。通過IP授權、聯合開發,我們讓黃花梨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而是能夠融入現代生活、產生商業價值的文化符號。

  最後,從「獨享」到「共享」, 走出國門,通過國際交流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和國際傳播新路徑。

  我們秉承的宗旨是聚力打造創新引擎,驅動文化新航程。紀智補全版黃花梨木雕清明上河圖長卷搭乘出海洋流,2024年1月舉辦的中美建交45周年的新春招待會上,我們的海外文化大使師帥博士向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大使介紹了聚典閣黃花梨博物館的創立與發展。謝鋒大使高度讚揚紀智先生是一位傾情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赤子,在文化傳承上做出了新貢獻。2024年5月在亞洲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美國首都國會山前舉行年度亞洲文化博覽會(Fiesta Asia)上北美清明上河圖研究會向美國民眾完美展示了聚典閣的特色文創產品——紀智補全版清明上河圖長卷,弘揚了文化自信,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藉力文創產品出海傳播開闢了新航道。

  朋友們,隔海相望的日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保鮮」冰箱之一。我們以前不重視的、失傳的文化,往往能在日本中尋到可貴的「吉光片羽」。我們高度重視與大阪世博會的文化共建、共享、共生。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提升博物館的公眾服務能力、創新文化吸引力,才能讓博物館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的源源不斷的貢獻。一座藝術館的價值,不在於它收藏了多少過去,而在於它能激活多少未來!

  一切皆是命運的感召。一切皆是福報的感召。我們已經從「收藏家」用心修鍊成為了「賦能者」。我們深信每一件藏品都成為一棵匯聚生命靈光的種子,在創新的春風中,在時空的輪迴中生根發芽,最終眾木成林,集秀成韻,風華絕代,光耀千古!

  謝謝大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