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甘肃 > 正文

重回大山興旅業 隴農砍窮根

時間:2020-12-03 10:09:04來源:大公網

村民權新學正在收拾晾曬的辣椒/大公報記者 劉俊海攝

  (大公報記者 劉俊海)「山是石頭山,插在雲裏面;田是卧牛田,掛在半山間……」作為全國最為貧困的地方之一,這句昔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廣為流傳的順口溜,不僅是當地山背和羅灣兩個山村自然條件的真實寫照,也道出村民們曾經的無奈。

  為了讓村民徹底告別貧困,當地政府發展花椒種植、蜜蜂養殖等特色產業。不僅如此,兩村還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打造羌藏元素的旅遊景區,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今年40歲的嚴文花,是最早一批從羅灣村搬出來,又再次回到村裏從事鄉村旅遊工作的「新村民」,她用雙手從曾經的「窮山」中創造出新生活,同時也真正把握了自己的生活和命運。

  羅灣村坐落於海拔1900米的化馬山上,在嚴文花的印象裏,從她記事起從山腳到山上村裏就只有一條寬60公分的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十分不方便。」與嚴文花一樣,兩河口鎮黨委副書記、羅灣村駐村幹部王興文對當年村裏貧窮也是記憶深刻。王興文告訴大公報記者,由於是石頭山,村裏平坦的土地有限,所以村民的房屋都是上下兩層。「下面養牲畜,上面住人,冬天還好,一到夏天,牲畜的糞便味道熏得讓人難以忍受。」今年45歲的村民權新學是從苦日子中過來的。說到以前的生活,他一下打開了話匣子。「幾個村子只有一個小學,每天孩子們都要從四面八方翻山越嶺來上學,天氣不好時讓人提心吊膽。」權新學說。

  「拎包入住」縣城新家園

  由於人均土地不足1畝,人畜混居,出行困難,生存環境非常惡劣,羅灣村和附近的山背村也被稱為是甘肅脫貧攻堅最難啃的「骨頭」。2017年,為了徹底改變這裏數百年來的貧困面貌,當地開始了易地扶貧搬遷的步伐。據王興文介紹,為了讓村民徹底告別貧困,政府將山背村和羅灣村的集中安置點選在宕昌縣城中心路段,同時安置點附近還配套了幼兒園、中小學校、超市、醫院、農貿市場和扶貧車間。「2017年底,兩村260戶,1060人全部般進了集中安置點的新房,每個人都開心的不得了。」

  被窮日子過「怕」了的嚴文花,直到搬進新房,還覺得是在做夢。「每家每戶的安置房不僅配備了沙發、茶幾、電視櫃、床、櫥櫃等生活傢具,就連米、麵、油也是一應俱全,真像電視上講的『拎包入住』。」說起新家園,嚴文花的臉上不由自主的盪漾出幸福的微笑。

  回村上班成「城市白領」

  除了通過搬遷改善人居環境,為了幫助大家致富,當地還採用「就業在城鎮,產業在農村」的辦法,嚴文花便是鄉村旅遊產業的眾多的受惠者之一。「在這裏上班,除了每天都有錢掙,大家一起有說有笑,特別自在。」自從搬進縣城新房,同時成為山上旅遊景區民宿客房的一名服務員之后,嚴文花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下班時間固定,還有車接送,每月有4天假期,還能回縣城和家人團聚,有種城市『白領』的感覺。」

  嚴文花告訴大公報記者,未來這裏還要修建特色小吃街,她計劃攢錢,到時租一間鋪面,用自己在這裏和大廚學到的當地特色小吃罐罐油茶的手藝,開一間特色小吃店。「我還要發揮在針線方面的特長,繡一些有羌藏文化元素鞋墊,以此來向更多人宣傳和推介家鄉的美食和文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