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適宜去訪瓷的。盛夏的烈陽,最適宜用瓷器的涼來解。所以,看瓷器,最宜伏天來看,看得內心有了涼絲絲的遐思。
中伏的時候,我們一行驅車趕往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走進大廳,就收穫撲面而來的涼意。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瓷,通過建築、傢具、文房、擺件、歲朝清供等多種方式映入人的眼簾,看得人好生歡喜。
整件器物層次多,紋飾滿,釉色青白,青花發色濃郁。」這哪裏是在形容一件瓷器呢?分明是在說人,櫻桃小口,小蠻腰,身着環佩叮噹,漢服優雅,牡丹富貴,纏枝浪漫,梅花吐幽……簡直是形容一位美人,自元朝走來,步履生風,顧盼生姿,賺足了看客們的眼球。
這似乎在給我們展示的是一位中年發福男,微微隆起的小肚腩,又不失富貴和優雅,眼角還有細小的皺紋,這是在歲月風霜中摸爬滾打的幸福印痕。
每一件瓷器,都寄寓了匠人心中的萬千美好,他們甚至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傾注在一件瓷器上,讓美好無以復加。我們可以想像到瓷器匠人從拉胚、塑模、手繪、塗釉、燒製等一系列過程中,對一件瓷器的製造過程,堪比開啟一場戀愛,小心呵護,無微不至,目的就是有了最耀眼的結晶。
端詳一件瓷,簡直可以給目光降溫。拿起一件現代瓷器工藝品,賞心悅目,讓人愛不釋手,元代的青花瓷,似乎是天青色以外,自然界帶給我們的獨有色彩,增添了釉色以後,更加精緻圓潤,這是一件產品的「高光時刻」。
瓷器中還承載着人們對生活哲理和美學的認知。譬如蓋碗,一隻蓋碗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上、中、下,上蓋寓意「天」,下托寓意「地」,中間的碗寓意「人」,此為「天地人和」之意,所以,又被稱之為「三才碗」。一隻蓋碗,一盞茶,暗和着人們對生活囑託和希冀。
我曾專門拜訪過一位燒了一輩子瓷器的老師傅,問他,最好的瓷器應該有着怎樣的標準。他說:「古御窰、高溫瓷、釉下彩,一瓷在手,奢華但不露痕跡,獨居美好,卻不影響他人,好瓷如好人,高溫成就自己,低溫對待名利,如此甚好。」
我覺得,老師傅的話,是在瓷之外,我收穫的另一重別樣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