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福州古建築承載歷史

時間:2018-12-21 16:21:00來源:大公報

福州早于清朝已對外通商,圖中的上下杭是早年福州的商業中心和航運碼頭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對外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而福州的倉山區就是這一歷史最直接的見證者。倉山區至今保留着數量眾多的老建築,因其風格多樣、蔚為大觀的老洋房建築,而成為福州最具特色的城區之一。

  福州倉山區所處的南台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逐步形成昔日福州的領事區、外貿基地和航運中心,一座座具有西方風格的建築拔地而起,領事館、洋行、公館,教堂、醫院、學校、私人住宅別墅、跑馬場等,數量多達上千幢,這些充滿歷史滄桑的西洋建築遺跡,成為百多年來福州風雲變幻歷史的見證。

  民國時代的怡然浪漫

  相對于遊客眾多的「三坊七巷」,老倉山則是遊人稀少,老洋房、紅磚、高窗、園門,與現代的鋼筋水泥高樓,形成鮮明的反差。上下彎曲的小巷,綠樹濃蔭,安逸寧靜。從倉山福建師大學生街出發,到師大校園轉轉,這裏有中國最早的女子學院──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現福建師大校部),兼具西式花園風格與濃郁民國風,保存完好。出校園直接繞到對面的康山里、馬場街,遊逛隱在巷弄間的可園、夢園、忠廬、拓廬、碩園、宜園……現今,民宅經過歲月的侵襲和多戶雜居而破損嚴重,但門廊和名字卻依然可見民國時代的怡然浪漫。

  在小巷深處,榕樹枝繁葉茂,如撐開的大傘,投入片片蔭涼;千萬須根,如絲絲垂柳,隨風搖曳;銹褐色氣根有着歲月的質感。榕樹下,居民納涼聊天,過着平凡的人間煙火生活。這些倉山居民或許就是法國外交家克洛岱爾筆下「古老,自然,淳朴」的人們,對老屋充滿感情,時間越久,情感越深;雖然有些破敗痕跡,那是時間的斑駁,風雨的侵蝕。

  彷彿穿越近代中國史

  除了民居,還可以走走洋房密布的第二條路線。以倉山公園路為再次探尋的起點,走麥園路、槐蔭里、樂群路,在樂群樓繞着小巷,最後從倉前穿出,可盡覽美國、法國領事館,同珍洋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石厝教堂、基督教明道堂等極富代表性的特色建築。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石厝教堂,黑色大鐵門緊鎖,從四方形鑰匙孔往里窺探,可以瞅見教堂全景:花崗石砌成的仿哥德式建築,由藍灰亮色石塊搭配組合,灰色的木桁架屋頂,以及教堂正前方的老樟樹和銀杏古樹。

  行走老倉山,彷彿穿越近代中國歷史,從書本到現實。在倉山,不僅有文化名人林徽因的最美人間四月天,更有着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的詩意。「倉前山差不多一座花園,一條路,一叢花,一所房屋,一個車夫,都有詩意。尤其可愛的是晚陽淡淡的時候,禮拜堂里送出一聲鍾響,綠蔭下走過幾個張着花紙傘的女郎。」這是葉聖陶先生在其《客語》一文中恰如其分地描繪了福州倉山,字里行間勾勒出當年倉山的面貌和綽約的風姿。(蘇榕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