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深圳賽區的核心場館——深圳市體育中心。
近期在肇慶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女足U18測試賽中,氣象預報團隊透過分鐘級別的精準天氣預報技術,成功研判出當日16時強雷雨風險高,組委會及時將比賽時間延遲至19:30,避開了「如約而至」的惡劣天氣。
包括氣象預報在內,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高科技應用無處不在:室內導航技術精準查找座席、數字志願者提供7×24小時智能服務、全自動駕駛助運動員便捷回到駐地……最新科技應用護航辦賽、參賽、觀賽,成為展示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廣州報道
在十五運會賽艇項目測試賽舉辦地廣東國際划船中心,5月25日,大賽組委會根據氣象部門的精準預報,調整比賽時間,避開大雨天氣。香港參賽運動員趙顯臻賽後表示,賽艇是對天氣非常敏感的運動項目,精準的天氣播報和及時的賽程調整,使得運動員再無後顧之憂。
手語翻譯器 打造無障礙賽場
記者在廣東國際划船中心看到,四周設立了天氣監測設備,配套的多個電子屏,滾動播放實時風速及未來數小時天氣。
為精細做好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氣象保障工作,廣州氣象台聯合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推出我國自主研發的「賽事關鍵時段精準天氣預報高進階技術研發應用」,通過集成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算法,實現了準實時的預報訂正技術突破,推出專為賽事重點區域打造的高精度預報產品,實現小時級乃至分鐘級別的天氣預報。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該百米級高精度預報產品已全面覆蓋粵港澳大灣區,為廣東、香港、澳門三個賽區提供了強大的氣象預警。
灣區科技亦應用到賽場之外。近日在深圳舉行的殘特奧會自行車賽上,在興奮劑檢查站,甘肅隊聽障運動員宋蛟蛟通過一台設備與工作人員交流。
工作人員對着設備說完詢問內容,短短幾秒後,設備連線的手語志願者便通過高清視頻,將語音精準轉化為手語;宋蛟蛟抬手回應,整個過程流暢高效。「這個手語翻譯器太實用了,解決了我們聽障人士溝通的大難題!」宋蛟蛟用手語表達出興奮。
記者了解到,這套音書政務無障礙系統由廣州人工智能企業音書科技供應,正陸續部署到廣州、深圳等賽區的酒店和場館。其依託強大AI技術,可一鍵連接專業手語志願者,為賽事諮詢、流程指引提供高效無障礙服務。
AI助力 志願服務效率增50%
十五運期間,廣州賽區還將打造全國首個大型賽事「數字志願者」體系。項目承接方趣丸科技副總裁張順四介紹,項目基於自研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搭建7×24小時智能服務網絡,為志願者、運動員、觀眾提供智能交互服務,大大減輕真人志願者工作量,估計志願服務人力成本將降低30%,而服務響應效率可提升50%。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成為展示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的舞台。」殘特奧會組委會副秘書長、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陳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