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磁吸難擋 逾百台博士赴閩「搵食」

時間:2018-06-17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福建高校引進台灣博士,崗位需求536個,圖為6月15日高校人員與台博士面對面洽談/中新社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第十六屆「6.18」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大會15日在福州舉行,吸引200多名台灣人才參會,有30個項目現場簽約。值得一提的是,大會特別設立福建省高校招聘台灣博士專區,65所福建高校發布536個崗位需求,直接與來自台灣的125名博士面談。此前,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曾發布全球人才報告,警告台灣人才外流將在2021年達到世界第一。台灣一名資深經理人慨嘆,島內已陷全面低薪的人才危機,蔡當局近來種種作為卻把人才往外推。

  第十六屆「6.18」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大會特別設立福建省高校招聘台灣博士專區,65所福建高校在會上發布536個引進台灣博士的崗位需求。福建高校計劃引進一批各類學科的台灣博士來閩任教或開展項目技術研發,為福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久前,廈門市推出《關於進一步深化廈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福建省也發布《福建省貫徹〈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實施意見》,吸引越來越多台灣人才「登陸」。

  在福建師範大學獲得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後,陳學嬪回到台灣在高校擔任藝術設計教師。「我想把台灣的經驗帶過來做一個結合。兩岸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果可以共融應該會很好。」她說。

  法學博士陳銘聰則帶了一箱材料來自薦。在南京工作4年後,去年陳明聰又回到台灣。最近他了解到福建出台很多惠及台胞的措施,又把他吸引過來。「福利會更好,機會也挺大的。」在陳銘聰看來,福建交通方便,福州、廈門都可以直飛台灣;福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台灣很像,也會讓他更適應。

  當天還有近160家用人單位拋出崗位需求,廣東、天津、江蘇等12個省市的人才服務機構的82名代表,也專程前來與台灣人力資源機構和專才尋求對接合作機會。

  台將加速陷入腦力空洞化

  何以數以千計的台灣教師,前仆後繼地西進?「理由很單純,很多博士只想找一份正職,終結流浪命運!」目前任職福建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陸續引薦數十位台灣老師前往大陸任教的潘正祥,一針見血地點出。據台灣《遠見》雜誌報道,台灣平均每年約4000名博士畢業生,但大學退休教師不到1000人,企業所需的博士也只約1300人,等於一年約有2000個博士找不到出路。再加上少子化,台灣不少大學已自身難保,博士出路愈來愈窄。在台灣,路被封死的,不只是土博士,連洋博士也難逃。一位在華中地區任教的台灣學術圈大佬就透露,自己的兒子在日本拿到博士學位後,回台灣各大學應徵,也是碰了一鼻子灰,最後才把兒子引薦到大陸學校。而且,許多台灣老師到了大陸,很受好學的大陸學子的歡迎,找到了難得的「成就感」。

  「台灣已陷全面低薪的人才危機」資深經理人杜英宗投書中國時報說,蔡當局近來種種作為卻等於把人才往外推,讓情況雪上加霜。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曾發布全球人才報告,警告台灣人才外流將在2021年達到世界第一。杜英宗表示,果真如此,台灣將加速陷入腦力空洞化(Brain Drain)。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