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偽鈔」 風波羅生門/田 力

時間:2018-06-14 03:15:47來源:大公網

  一星期過去後,道具「偽鈔」風波又多了一些重要資料。原來複製流通紙幣必須向金管局申請的法例存在已久,卻連金管局中人都未必知悉,東區裁判法院的裁判官更說「本港無政府部門能發出道具紙幣製作的許可」,金管局亦無法展示多少申請是涉及影視製作的。可能有見及此,法官沒有判道具領班製作「偽鈔」罪,而判他管有像真度高的道具鈔票。

  爭論的焦點在於道具不是偽鈔,但有指道具像真度太高,過往有一位婆婆就拿着一張道具銀紙去買東西被揭發。有位電視編導則說,我們不會犯例,因為道具鈔票實物跟真鈔相差甚遠;這事實從來遭人詬病,電視劇的道具鈔票真的「連阿婆都欺騙不了」。再者,若一位長者拿一張外國銀紙當港元用,錯不在那張銀紙,而在於持有者的判斷。所以,即使有清晰指引,鈔票的「道具」字樣相當顯眼,亦難保沒有人誤以為是正式鈔票,過於不像真的話就違反了電影求真的原則。

  於是,有律師指出,現時科技發達,為何要以製作道具鈔票拍攝而不以電腦科技取代。這是一些常見的外行人問題。他們沒有考慮的是,製作成本的差異。更重要的是,電腦特技製作與流通鈔票無異的影像可能屬於「電子複製」,照理一樣要申請。

  歐美國家都有複製紙幣法例的規定,除了實體複製紙幣要求外,「電子複製」紙幣的要求亦羅列清晰,所以,在美國如果電子複製紙幣合乎要求,基本毋須申請。據記者向金管局查詢的報道,即使以真鈔拍攝,亦屬「電子複製」,必須向金管局申請。這一來又多了一個節外生枝的問題,若新聞片段拍攝到真鈔,是否同屬「電子複製」,金管局沒有回應。

  顯然,金管局對於「電子複製」紙鈔的要求未有具體的指引,只把「電子複製」列入其中一種複製方法。

  至於複製紙幣的要求,金管局列舉了面積應比真鈔小或大20%,「道具銀紙」字樣須顯著地印在複製品正面及背面中央。其實,如像歐盟的要求不可用與紙幣相同物料製作,或只能單面印製(雙面有更嚴格規定),則道具鈔票就沒有可能變為「偽鈔」。

  最方便的做法是制訂非常清楚的要求,合乎要求的話可以不申請,若不合要求而被揭發則送官究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