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對民進黨蔡英文政府而言是「黑色五月」:不僅再次無法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而且在三周內接連失去兩個「邦交國」,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尤其,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中布復交當天強調,「長期以來,中非雙方都期盼着早日實現『大團圓』,照一張『全家福』。今天,我們朝着這個目標又邁近了一步。」這番話對蔡政府更如「晴天霹靂」。目前台灣方面在非洲只剩下伊斯瓦蒂尼(斯威士蘭)一個「邦交國」了,但隨着九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隆重召開,中非「全家福」將可能夢想成真,而台當局在非洲或陷入「零邦交」。
眾所周知,蔡政府在「國際空間」上頻頻失利,主要是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所致,但當局卻批評大陸「金錢外交」,企圖推卸責任。最諷刺的是,蔡政府日前宣布向世衛組織捐贈100萬美元,擺明就是為了討好世衛組織,以獲得加入世衛的資格及參加世衛大會的門票。這不是「金錢外交」,什麼才是「金錢外交」?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並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能加入聯合國,不是世衛組織的成員,當然無法出席世衛大會了。至於過去國民黨馬英九政府得以連續八年參加世衛大會,是因為承認「九二共識」,大幅改善兩岸關係,使兩岸雙方在一中原則下通過協商對台灣參與國際活動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但如今民進黨蔡政府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無法就涉台事宜進行協商。因此,台灣方面連續兩年沒有接到世衛大會邀請函,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而在此節骨眼上,蔡英文宣布向世衛組織捐款,其目的顯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雖美其名曰「作為對抗伊波拉病毒的基金」,實際上是企圖用金錢「誘惑」世衛組織,讓它對台灣網開一面。這樣的手段未免拙劣。難道蔡政府把世衛組織看成是「見錢眼開」的機構嗎?且不說世衛組織是否接受非成員台灣方面的捐款,就算接受了,也不可能讓不承認一中原則的蔡當局加入世衛組織或參加世衛大會。因為捐款和會員資格完全是兩碼事,如果會員資格可用金錢買賣,那聯合國的聲譽何在?如果用錢就能解決問題,何以台灣方面至今未能加入世衛組織?蔡政府的這百萬美元猶如扔進了鹹水海,着實可惜了。
金錢絕非萬能,但蔡政府卻還停留在陳舊的思維,以為大陸方面「灑錢」挖台灣的「牆角」。其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這是世界潮流,勢不可擋。而且隨着中國大陸綜合實力增強,「朋友圈」越來越大。正如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說,「一個國家的總統,在面臨北京跟台灣,二擇一做『邦交』時,選大陸是腦筋正常,腦筋有病才會選台灣。」民進黨當局若不能以全新的思維看待兩岸關係及世界趨勢,遲早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