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電子支付迅速擴張 金融業須做好風控

時間:2017-12-18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的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近年來迅猛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7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根據該報告援引歷史數據,中國銀行機構電子支付交易2015年有較大的突破性增長,近三年發展相對穩定,而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的網絡支付交易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始終保持較快的增長,但在交易金額上,銀行機構電子支付的規模仍遠高於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分析師 古 宇

  銀行機構電子支付交易的結構上,網絡支付在2015年爬上新台階,而移動支付在2013年以來發展速度很快,2015年呈井噴式發展,但近幾年二者發展均趨穩,電話支付所佔份額不大,且最近有下降的趨勢。

  交易筆數方面,2016年二季度,非銀行機構支付的交易筆數超過銀行機構,並逐漸拉大了二者的差距。單筆金額上,銀行機構的單筆交易金額自2014年末2015年初以來大幅下降,近期穩定在1.5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非銀行機構的單筆交易金額相對較小,近期穩定在500元左右。結合起來看,通過銀行機構進行的電子支付,由於近年交易金額較穩定,因此隨着交易筆數的增加使單筆金額趨降,而通過非銀行機構的交易,交易金額與交易筆數均增長較快,因此單筆金額較穩定。

  日益增多的電子支付場景

  隨着銀行卡的普及,人們逐漸減少了使用現金奔波於不同的實體場所來支付各種生活費用、購買商品的經歷,伴隨着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多利用電子支付手段(實物銀行卡內嵌在各種支付平台)來實現線上的交易,而當下越來越多的線下場景(傳統的菜場、居民區的便利店等等)也支持電子支付。從使用人群看,最初集中於年輕人(學生、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熱愛上網的御宅族,當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金融服務相對落後地區的人們也加入這一行列。

  日益增多的電子支付場景,日益擴大的使用人群,人們看重的或者說最滿意的是效率,支付便利、快捷,節省了時間,同時在各支付平台還能享受大量優惠,也節省了金錢。

  電子支付面臨的矛盾與風險

  電子支付的發展僅僅是反映互聯網+經濟、信息時代以及大數據發展的一個側面。事實上,中國的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近年來迅猛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行業發展取得進步是好事情,但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電子支付而言,發展得不平衡不充分是客觀存在的,其中蘊含的風險值得密切關注。

  中國有句俗語,「要學會跑,得先學會走」。儘管電子支付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全球領先的地位,但這種發展可以說是跨越式發展,銀行卡等支付手段並未得到充分發展,而缺少了發展過程一步一步的積累,對金融從業者,或對金融消費者,可能都有風險。另一方面,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發展結構,金融包容性發展得並不理想,金融產品或服務發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

  在當前中國電子支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具體業務角度,電子支付面臨如下主要風險:一是網絡安全方面的風險,指的是技術上網絡信息傳遞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導致關鍵信息泄露可能造成的損失。二是操作方面的風險,金融消費者越來越多地碰到網絡詐騙、電子扒手等威脅,同時也會出現更多因不熟悉電子支付而產生的錯誤操作。三是法律方面的風險,主要是基於傳統金融業務的法律法規滯後於電子支付的發展步伐。四是風險蔓延放大的風險,電子支付網絡化、全球化的特徵,一旦出現風險,傳播得更快,也容易滲透至整個金融體系。

  消費者教育任重道遠

  考慮到電子支付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也考慮到電子支付具有明顯的涉眾性、系統性特徵,一旦出現風險,很容易成為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嚴重危及金融系統安全乃至社會穩定,因此需要進一步推動金融包容性發展,並始終強調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

  第一,在金融消費者保護中應更加注重金融教育,加大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的力度,如建設類似於消費者保護315的品牌活動,提高金融知識巡展、外匯管理政策宣傳等專業金融領域普及活動的頻度、覆蓋面,並豐富活動形式,全面提升金融消費者的基本素養,引導金融消費者改變傳統的認知及行為特點。

  第二,對金融業務發展落後地區給予更多的傾向性政策,為其提供平等享受現代金融服務的機會和權利。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做出取捨,單純考慮服務效率也許會拉大地區之間的差距。此外,針對落後地區的政策可能在長期產生效果,但短期不會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會降低制定並實施政策的動力。因此,政策的制定需要在效率與公平,短期與長期之間做出平衡,才可能實現包容性發展。

  第三,建立健全保障電子支付發展的規章制度,降低投機行為,增加違規成本,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糾紛處理機制,便利金融消費者訴訟維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