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兩岸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資深台灣問題專家 楊立憲

時間:2017-11-04 03:15:49來源:大公網

  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並指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圖謀。由此反映,中共始終把反對「台獨」分裂勢力與促進兩岸統一,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發展兩岸關係必須堅守的政治底線和目標原則。無論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還是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均堅決反對旨在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任何主張,包括「台灣地位未定論」、「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等。

  2005年針對「台獨」勢力氣焰囂張、嚴重危害台海和平和兩岸統一前景,全國人大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對「台獨」勢力發出最嚴厲的警告,遏制住了「台獨」勢力意圖實施「法理獨立」的瘋狂舉動。同年4月,國共兩黨在北京達成了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在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實現了和平發展。為了確保和平發展朝着最終達成和平統一的目標前進,胡錦濤總書記任內始終把「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放在首位,強調「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情都好商量。」強調「繼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事實證明,堅持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工程,缺一不可,前者是基礎,後者是自然延伸。在一中原則基礎上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是為了給和平統一創造必要條件,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和必經階段,不存在沒有一中原則作基礎和放棄統一目標的和平發展。

  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標誌着中國大陸的發展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大陸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大陸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新時代意味着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如果說大陸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那麼也可以說,大陸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偉大目標。對於兩岸關係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意味着中國大陸的話語權更多、主導性更強,意味着「台獨」注定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意味着台灣的前途只能繫於兩岸達成統一。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所謂的維持現狀是暫時的,因為現狀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當中,大陸越強大越發展,兩岸關係的天平就越向大陸一方傾斜,兩岸就越向統一的目標邁進。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兩岸都應該思考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是繼續對抗下去,還是尋求解套方式?2008-2016年的兩岸互動過程證明,在承認兩岸同屬於中國的「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和平發展、共創雙贏是可行的,捨此別無他途,繼續僵持下去對台灣的發展不利,只能使台灣越來越被動。孫中山曾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說明認清時代潮流和歷史發展大勢很重要,唯如此才能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順勢而為,立於不敗之地。

  十九大報告顯示,中共對台政策既前瞻又務實,既堅定又靈活,既合情合理又合勢,中國大陸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對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充滿信心。現在球在台灣那邊,在民進黨當局那裏,究竟何去何從希望三思。可以確定的是,隨着中國大陸進入新時代,兩岸關係也將進入新時代。十九大為大陸對台工作、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所謂的「對台政策收緊論」、「和平統一無望論」、「爭取民心無用論」、乃至「中共自動靠近民進黨論」等等,可以休矣!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