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林嘉華每餐只吃七分飽/大公報記者吳珊珊攝
移居加拿大的資深演員林嘉華,與太太劉寶珍結婚逾三十年,一直是圈中的模範夫妻,近年隨着他多了返港演出,加上兒子已長大有自己的生活,二人更珍惜相聚的時間,每次返港都有影皆雙,羨煞旁人。講到維繫婚姻之道,林嘉華直言夫妻間不能單靠互相遷就,因遷就不了太多次,大家應該要磨合,這樣才能長久;劉寶珍就認為凡事為對方多想一步,以對方的角度去看,自然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大公報記者 吳珊珊
一九七八年由警隊跳入電視圈的林嘉華(嘉華哥),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曾為麗的電視拍了幾部膾炙人口的劇集,之後他過檔無綫,除了拍劇又主持體育節目。一九八四年,他與無綫前形象指導劉寶珍(Jumbo)結婚,四年後獨子林政峰出生。為了讓兒子有更佳的成長環境,他毅然決定舉家移民加拿大,不過仍間中返港拍劇,到兒子升小學後,他進一步淡出香港演藝圈,留在加國任電台及電視台的主持;其後機緣巧合返港拍電影,並客串劇集演出,戲癮即一發不可收拾,他索性回流發展,先後效力無綫及港視,約滿港視後他返回加國享受人生,直到今年在薛家燕的力薦下,重返無綫參演新劇《燦爛的外母》。
不會遷就老婆
這天,嘉華哥在太太陪同下一起現身接受訪問。訪問期間,Jumbo默默坐在旁邊聆聽,間中才為夫婿補充幾句;拍照時,她更發揮形象指導的功能為嘉華哥整理服裝,果然是形影不離的模範夫妻。把握機會向二人請教夫妻相處之道,嘉華哥坦言:「夫妻之間一定要磨合,不是遷就,試問可以遷就得幾次?常聽說夫妻要互相遷就,但我覺得這不是最佳的相處方式。」此時Jumbo也忍不住開腔說:「不要只想着自己,大家為對方多想一步就沒事。」嘉華哥認同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事,事實上做人也應該這樣,甚至出來社會處世也是這樣,不要只看自己,都需要看對方,因大家並不是生活在孤島上。
嘉華哥經常返港拍戲,與Jumbo是否小別勝新婚?他直言不是,反而每次都要求太太跟着他,所以並沒有小別。事業型的Jumbo,在加拿大原本有自己的工作及店舖,但因為丈夫要求她相伴,她毅然放棄一切,專心做「跟得夫人」,她說:「之前他停了十年沒有回港,當決定再返港演出時,剛好兒子要入大學,還要住進大學,而我則在多倫多,為免一家人分隔三地,自己又已工作了很多年,便索性退休,陪他返港,照顧他。」嘉華哥直言不想一家人分開居住,正如當年他不想錯過兒子的成長過程,所以十年都沒回來拍劇,他說:「兩夫妻組織了一個家庭,大家就要同步。」
零運動依然弗
嘉華哥不但經營婚姻有道,對於經營健康也很有心得,縱然已年屆六十,仍然腰板挺直,沒半點贅肉。他笑言:「很多人都以為我日操夜操,但其實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零運動、沒秘訣。對於零運動而能保持體形弗,就要用飲食來控制,我主要是吃七分飽而已。(如何知道是七分飽?)不要餐餐吃到頂上喉嚨就可以了。我也不會戒口,紅肉、朱古力、雪糕及澱粉質的東西都照吃,只是不吃肥肉及辣食而已。我也吃宵夜,但不會吃得太豐富。」 有時遇到開心事如朋友飯敘或去飲宴,嘉華哥都會大快朵頤,但平常就保持七分飽,同時三餐要定時,而且一定要吃早餐。他解釋說:「為何一定要吃早餐?這是有原因的。我打個比喻,你身體內有一隊兵,他們負責看守着士多房,當你需要能量時,士兵便會在士多房拿給你,如果你的士多房天天有貨,就不必多儲貨,但如果你食不定時,不是on time(準時)送貨,當需要補充時又不夠貨,那麼士兵一見有貨就會儲多些,這就變成過剩,即是脂肪了。如果我們定時定候有貨輸往士多房,士兵自然不必多儲了。所以,三餐定時好重要,而第一餐早餐一定要吃,因為就算遲些吃午飯,起碼士多房也有貨應付。(但藝人工作時間顛倒,很難可以準時吃三餐飯?)如果知道當天會遲吃午飯,我就盡量吃多些早餐,或者在應該吃飯的時段吃少少小食補充,不要讓胃部空着,因為胃酸好強勁,不過就算遲吃午餐,我也不會押後吃晚餐,仍會定時吃,但當然會吃少些。」
他直言,人生的樂趣來自生活裏每天發生的事,吃東西也是一種樂趣,而人要生活,不是為生活做奴隸,所以開心的事要多做,既然天下間有這麼多美食,就要吃囉!他又有感而發的說:「很多人說生命重要,但究竟是生活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我覺得凡事冥冥中已注定了。前人說:『食幾多着幾多整定嘅。』我覺得生命的長短已有定數,所以在過程中要好好享受,何況也不是做一些顛倒生活的事情。」嘉華哥解釋完畢後,Jumbo就為丈夫補充一句說:「這即是少吃多餐。」
閱人升呢演技
在新劇《燦爛的外母》中,嘉華哥與姚子羚飾演情侶,雖然有親熱戲,但不算多。他坦言今次自己是用一種成熟的思維方法去表達愛情,亦是他自身的體驗,並說:「一對情侶由熱戀開始到談婚論嫁,突然急轉直下要分手,這種方程式觀眾看得太多,亦猜到結局,所以這次我自己作出了微調。愛的深層次是犧牲,夫婦情侶要付出、磨合、包容,才可以共同走一條路,這也是愛的真諦,我就用這個真實的愛來表達劇中的愛情。」
對於相隔五、六年再為無綫拍劇,嘉華哥表示今次拍得好開心,又說:「開心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劇種屬輕鬆、開心,不沉重;其次我無論拍任何劇種都喜歡自娛,令自己在狀態中,所以開工時我會在現場跟大家一起玩;再者今次劇情有三條線發展,且自己以外景戲居多,所以沒拍過一日通宵戲,輕鬆些。」 至於他透露演出時有微調,那麼是否也會改對白?他坦言:「一定有,因為角色是死的,為了演出立體、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定需要微調。不過光影世界是一個創作,劇情不可能百分百合理,所以我的宗旨是,演出時盡量帶觀眾去投入角色。」雖說會微調,嘉華哥卻不會越權,他說:「接戲之前,我會先考慮究竟故事講什麼,然後用製作單位的角度去思想,因人家是有了骨幹才請我去參與這個工程,假設人家是打算興建天橋,我總不能夠叫人興建隧道的。」
而在拍攝《燦》劇時,嘉華哥還同時參與另外兩部電影的演出,以及客串兩部電影及斟拍網劇,他笑說:「即同時演幾個角色以及構思一個角色。(可會混淆?)不會。我絕對分得清楚,因為這是我的職業,我會認真處理自己的工作,其實以前拍港視的《驚異世紀》時都試過同期演九、十個角色,每日做不同角色,有時甚至一日演兩個角色。(這麼熱愛演戲,是否視演戲為終身職業?)是的。演戲最大的吸引力是可以有無限空間去創作不同的角色,演員的經歷是普通人一輩子也經歷不到的,甚至做十輩子人也沒有這麼多經歷。」
從未讀過演藝訓練課程的嘉華哥坦言,自己除了靠前輩指導,主要是靠觀察身邊的人事來提升個人演技,所以他每天都在上課,因為街上有很多不同的「老師」,當演員除了令他覺得有好大樂趣,亦豐富了他的人生。他笑說:「就算是拍《燦》劇,我也在吸收着新知識,因為我很久沒有參與『三機』運作,如果繼續參與,就要吸收多些知識。哪怕是與新人合作,也可以有所吸收。」嘉華哥喜歡創作,早在九十年代已參與創作劇本,但卻沒想過做導演,不過每次演出他都會參與研究,例如在拍攝現場問導演想怎樣拍,然後去配合導演的創作,因為這是team work(團隊工作),大家要互相配合,不能只顧自己。
場地提供:M2@皇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