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當局「非核神話」破滅/朱穗怡

時間:2017-08-03 03:15:55來源:大公網

  一場颱風暴露了台灣的缺電危機,也吹破了民進黨當局的「非核神話」。上周颱風「納沙」吹襲台島,花蓮民營和平電廠輸電塔倒塌,無法順利向台電輸送電力,全台隨即出現供電問題。「行政院」要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在這兩周每天下午一點至三點關冷氣,節省用電,但卻遭到各縣市抵制。台北市長柯文哲就直言無法配合。當局「令不出總統府」,是意料之中。七、八月正值酷暑,而下午一點至三點又是一天裏最熱的時候,在封閉空間辦公,猶如在蒸籠裏熾熱難耐,不少公務員痛批「是誰出的餿主意」。眾所周知,政府機關並非用電大戶,所謂「關冷氣」而節省的電力不過是杯水車薪,正如網民所說「電不是省出來的」,關鍵還是要解決發電問題。但蔡政府強推「非核家園」,卻又無法提供可靠的發電來源,終究鬧出缺電危機。

  多年來民進黨一直叫嚷「非核家園」,適逢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島內坊間的「反核」聲浪越來越大,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挾民意逼國民黨政府封存了造價近三千億新台幣的第四核電廠,並在去年上台後推行「非核」政策。

  民進黨廢除核能發電並無不可,但問題是用什麼來取代核能發電?據說有日本人曾問民進黨官員,「非核家園」會不會缺電?該官員說「絕對不會」,但「電從哪裏來」,這位官員卻說「不知道」。不要說官員不知道,恐怕連蔡英文自己也不知道。

  根據台當局訂的2025年要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風電、太陽能和水力等再生能源的供電比率要由目前的5%提高到20%,燃煤供電比率由45%降到30%,天然氣供電比率要由32%增加到50%,還要完全終止佔供電比率14%的核電。這樣的目標無異於緣木求魚。陳水扁時代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每年只有3.3%,馬英九執政時也不過是5.6%,蔡英文有何能耐在八年內使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率增加四倍?

  彭博能源財經研究團隊依全球風電及太陽能建置平均技術水準,及台灣相關產業供應鏈仍不成熟等面向評估,屆時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比率將只有約9.5%,不到當局計劃的一半。台媒指出,再生能源發電需要比核能或化石能發電大上百倍的面積才能生產同樣的電力,因此,蔡政府設定的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為270億瓦,主要為增加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增加200億瓦,至少需要200平方公里的土地;離岸風電增加30億瓦,則需要至少90平方公里的海域,對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可說是非常艱巨的挑戰,更不要說花費的成本將是上萬億元之巨。

  「廢核」必須從長計議、循序漸進,但民進黨出於選舉目的,在再生能源未充分發展的情況下貿然推行「非核家園」,以致造成島內供電緊張,但仍堅持己見,還想出百貨公司「午休」、呼籲女生剪短髮、允許正式場合穿短褲拖鞋、下午關冷氣等各種離奇古怪的方法省電,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