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柳妍熙大讚香港的交通網絡便捷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自回歸後,每天都有內地同胞移居香港,其中包括今期主角柳妍熙。出生於四川成都的她,自小看港產片以及聽廣東歌成長,再加上親身體會香港的許多優點,如市民友善有禮、地方乾淨、交通方便,早已萌生愛慕之情,到真正定居時,雖然也發現香港的缺點,不過她對香港的愛始終不變,更認定香港是她的家,每次出埠工作都會歸心似箭。對柳妍熙來說,居港唯一的挑戰是廣東話,迄今她仍未能說得字正腔圓,仍須奮力學習。
大公報記者 吳珊珊 文、圖
身高174cm的柳妍熙(Shay),本是國家級田徑運動員,但因訓練時傷及腳腱被迫退役,但她未被挫折打倒,反而積極追尋第二個夢想——唱歌,並拜香港著名音樂人曾路得為師學唱歌,希望透過自己的音樂,可以鼓勵一些跟她同樣遇過挫折的年輕人。
二○一二年,Shay透過「優才計劃」申請來港定居,並獲曾路得引薦,把她上課時的demo給唱片公司聽,Shay隨即獲唱片公司高層賞識簽約為歌手,於二○一三年五月正式出道。定居香港五年,Shay直言最大困難是學講廣東話,並說:「其實好多事情都想挑戰,除了唱歌也想拍戲,但自己的廣東話仍未講得正,所以唱廣東歌會好驚。雖然之前出過廣東歌,好多粉絲都問我何時再出廣東歌,但自己在這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現在仍努力學習廣東話。」她又透露之前去清遠為蘇永康的演唱會做嘉賓,其間有選唱廣東歌,雖然自覺有進步,蘇永康亦讚她的廣東話進步好多,但這還不夠,因別人仍聽到有一兩個字不是廣東音,所以她要繼續挑戰廣東話。
挑戰廣東話
問到在香港可有難適應的地方?她說:「還好,因我以前是運動員,所以適應能力強。香港好多朋友都好包容,知道我因為喜歡唱歌而來香港發展,且一個人在港生活不容易,所以會給予自己很多機會以及關心,當然有些人會嫌我的廣東話有歪音,但大部分人都好包容,所以好開心。」問她怎樣學廣東話?Shay表示是睇電視,且一個月已聽得懂,而她講的第一句廣東話是:「唔該畀啲牙籤呀!」Shay續道,有些內地朋友同樣來港發展,但因為他們本身的行業一直是講普通話或英文,就算他們來港十年,仍然是講普通話,並驚訝她講廣東話這麼叻,「所以我覺得去一個地方就要融入當地,正所謂入鄉隨俗,多些了解他們的文化,無論是歌、影、飲食甚至街頭文化,了解得多,對事情的觀感也會不一樣。」
至於飲食方面,她本身也喜歡吃廣東菜,且香港有很多不同的美食,所以飲食也不成問題。Shay說:「現在父母也來港定居了,香港好似變成自己的家一樣,愈來愈有歸屬感,每次出埠工作都會掛念香港的美食,真是歸心似箭。(很快可以拿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感覺如何?)好驕傲,也好期待。(可會嫁港男?)都希望。香港男士好有紳士風度,好禮貌,又好懂得照顧人。」
Shay於一九九九年第一次來港,當見到香港的繁華時尚、乾淨以及市民有禮又有風度,真的令她印象深刻,而如今她竟可以成為香港的一分子,除了覺得有緣,她亦覺得好開心。
Shay說:「最開心的是今年六月二十九日在紅館舉行的回歸騷,自己有幸可以參與演出。我在內地出生,現在來到香港生活,擁有兩個身份,心情更加興奮。」而首次踏足紅館演出的她,屆時會獨唱以及合唱共四首歌,包括經典兒歌《茉莉花》。雖然九九年才首次來港,但Shay的成長期都與香港密切相關,看的是港產片,聽的是廣東歌,她的偶像也是港人的偶像包括張學友、鄭秀文及陳奕迅等。現在的廣東歌已無復以前的盛勢,但廣東歌一直陪伴着她成長,給她許多回憶,尤其是Beyond的歌曲,更給予她很多力量,所以她對廣東歌始終有一份情意結。
紅磡圓夢地
提到現時香港娛樂事業衰退,內地則發展蓬勃,問到可有後悔來港發展?她堅定地說:「沒有。我好喜歡香港這個地方,自小已喜歡,無可否認內地的娛樂事業發展得好好,但我覺得香港的精髓可以與內地結合,從而做到雙贏局面。」她又大讚香港好多演員或歌唱前輩都值得後輩學習,因他們好敬業,就算排練到深宵或者身體不適,都仍然百分百投入工作。
香港地方小,卻有不少景點,問Shay最喜歡香港哪些景點?她笑說:「我住在紅磡,第一最喜歡的當然是紅館,因這是歌手夢寐以求的演出場地,加上自己曾是運動員,紅館亦是一個進行體育競技的場館,可以讓大家實現夢想,就算不是歌手或運動員,很多人也喜歡去紅館睇騷。」Shay第二喜歡的是香港的地道小吃,例如魚蛋、雞蛋仔、雲吞等,所以她曾在自己的臉書上製作自己的飲食版圖,因有時有內地朋友來港而她又沒時間陪他們,就可以透過這些視頻介紹他們去品嘗特色小吃。她又說:「香港的食肆包羅萬有,美味又新鮮,有些更是香港獨有的味道,好像雞煲,在內地是吃不到的,甚至牛肉,內地的也不及香港的這麼好吃,還有燒烤、私房菜以及海鮮的做法也不同於內地,其他東南亞菜式也很地道,西餐更不必多講。」不過喜歡吃辣的Shay,始終未發現到一間美味的川菜火鍋店,所以有機會也想投資開川菜館。
另外,Shay對香港的便利交通網也讚口不絕,說:「我有很多朋友,不論任何職業、身份,都喜歡坐港鐵,因為真的好方便,最神奇的是,走過對面就可以坐另一條線去其他地方,不必上一層或落一層去轉車。(因為香港地方小囉?)也不是,香港也有很多條路線,但規劃好,令乘客方便及舒服。」再者,香港也是一個好安全的地方,就算半夜,她也膽敢一個人走回家,全因治安好。至於放假,Shay就喜歡去離島,並說:「習慣了市區的快捷,去離島感覺像去了另一個世界。離島同樣有很多美食及海鮮,所以有時朋友來香港,如果覺得逛街太累,我們就會選擇去離島。」
矛盾可消弭
近年港人與內地同胞時有矛盾產生,Shay也有留意到,她認為雙方應多些理解及了解,才能化解這些矛盾,並說:「內地有太多人,部分的質素需要慢慢提升,不過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不論在內地或在香港都很遵守規則,可能有部分人的質素有待提升,他們已習慣了這樣生活,不知道世界已變化好多,所以要多些包容他們,給他們時間去成長。而作為香港人,也要去了解內地的文化以及發展,如果兩者能互相理解,大家相處時就會舒服好多。」對於港人抱怨難買樓,Shay也感同身受,因現時樓價實在太貴,目前她也在捱貴租,她笑說:「看報道說買車位也要五百幾萬,實在太瘋狂了,惟有努力賺錢,希望終於可以買到安樂窩。」作為無殼一族,Shay認為租住也是一件好事,因可以轉換不同環境,並說:「我覺得年輕人只要開心過每一日,堅持夢想,然後腳踏實地,無論買樓或夢想,都可以實現的。」
她續說:「來港這幾年,我最大的感受是香港的慈善工作做得好好,好像賣旗籌款、保護動物以及關注兒童福利等,也好感恩自己可以參與,身體力行幫助別人。每年我都會做校園騷,以自己以往做運動員的經歷,給予學生們正能量。我可以在另一個地方實現夢想,大家也可以,只要大家肯堅持。」不過現時百物騰貴,生活壓力大增,她也明白很多人會好浮躁,但壓力其實可以變為動力,在乎你用什麼角度去看。Shay謂:「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難以及挫折。我十多歲時受傷從運動場上退下來,當時運動場是我的整個世界,但突然受傷連跑鞋也穿不上,整片天空都沒了,那種心灰意冷的感覺,真的非筆墨可以形容,但記得爸爸當時叫我不要灰心,第一個夢想實現不了,還有第二個夢想,最重要的是自己認定目標,堅持去做。」
對於香港學生抱怨讀書壓力大,又要兼顧大量課外學習,Shay卻有另一種看法,「我以前因為要接受訓練,小時候沒時間學樂器以及音樂,變成現在要由零開始,既要練唱又要練樂器,如果當時有機會學(音樂),現時在音樂路上就可以多些進步。有時候,當年的壓力可能會變成現在的優勢。」對於有些小朋友因壓力而輕生,她也覺得好可惜,並希望大家能堅強些,凡事不要只從一個角度出發,應該換多些角度去看,把壓力變為動力,慢慢就會見到另一片天。
場地提供:Big Echo i-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