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5月16日訊(記者 羅婧姝)16日,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博士在北京師範大學演講,題為「1949年後台灣政治社會發展特徵」,通過時間線索梳理台灣自1949年以來選舉和政治體制的變遷。
林泉忠博士向北師大學生講授台灣政治體制的變遷。大公網羅婧姝/攝
林泉忠認為,台灣社會在1949年以後,經歷了「萬年國會」的威權主義體制時期、國會補選增額選舉,最終通過憲政改革實現「國民大會」和「立法院」的改選。「1949年到2000年,台灣一直由國民黨統治,所以從國民黨的地位變遷可以看出整個政治體制的變化。」他說。
與此同時,政治體制的本土化也影響到台灣的認同問題,林泉忠強調,「民眾認知和憲法框架有一定落差,今天的年輕世代很少思考大陸和台灣的連接,有很多感慨但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中國崛起不應只是經濟上的崛起,能否吸引台灣是值得思考的。」
對於兩岸學生交流,林泉忠認為,「兩岸過去幾十年政治體制走不同的道路,大陸和台灣學生對於很多概念都有相當程度的不同,所以更需要用謙虛的態度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