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中新社、中央社、環球時報報道:針對尼日利亞政府已要求台灣地區駐尼機構取消「偽稱」,摘除「偽牌」,遷出首都,削權減人,台灣有關方面對此表達不滿與抗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月13日應詢表示:外交部已就此表明了我們的立場。
馬曉光表示,一個中國原則具有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是大勢所趨。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是注定沒有出路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3日下午回應尼日利亞與台灣的關係時表示:「台灣方面現在想做一些狡辯,是掩蓋不了在這個問題上,現在愈來愈多的國家堅持一個中國的共識,堅定地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這樣一個大勢所趨。」
多家台灣主流傳媒13日均大篇幅報道有關摘牌的消息。《中國時報》報道指,兩岸「外交戰」升級,戰場擴大到台灣非「邦交國」,堪稱「外交封殺2.0升級版」。該報亦引述學者指,不只非洲,包括拉丁美洲、大洋洲、歐洲都是整頓目標。由於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出手整頓是必須的,將盡其所能,壓縮台灣國際空間。
蔡不認「九二共識」 陸出手
《聯合報》的評論文章指出,正當蔡英文風塵僕僕在中美洲的4個「友邦」奔走,然而,隔了一個大西洋,台駐尼國代表處卻被「摘牌更名」,被迫遷出首都,迫使兩岸「外交競爭」情勢嚴峻。這就猶如正補着前門的破洞,卻聽到後院已經失火。這個局勢究竟是客觀現實導致的必然,還是政治策略的失誤造成?蔡英文對於經營兩岸關係,一再強調「承諾不變、善意不變」,北京卻不斷地要求蔡英文填上那份未完成的考卷,終於在蔡英文與特朗普的那通電話後,北京決定開啟了「外交封鎖戰」。
台灣與尼日利亞並無「外交關係」,但台灣1991年4月在尼日利亞當時的首都拉各斯設立商務代表團,後在2001年8月從拉各斯遷往新首都阿布賈。據悉,目前台灣非「邦交國」中的代表處名稱仍保留「偽稱」(即「中華民國」)的包括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約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厄瓜多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