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公評世界/特朗普中東之旅的風光與風險\周德武

時間:2025-05-18 05:01:56來源:大公报

  特朗普於5月12至15日對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個海灣國家進行了旋風式訪問,三國以最高禮遇接待了這個好面子的美國總統,當然特朗普同時也獲得了裏子,不僅特朗普家族利益得以實現,同時還與三國簽訂了上萬億美元的軍事和經濟合作大單,算是公私兼顧,滿載而歸,真可謂風光無限。

  另一方面,特朗普中東之旅的負面效應正在美國國內發酵。特朗普政府與中東國家共建AI園區,着手打造中東「數據中心」,向三國出售高端芯片,惹得國內「基本盤」很不高興,認為他出賣了MAGA黨的利益,拱手將高科技的未來交給中東─這個並不讓美國放心的地區,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巨大風險。更何況在海外打造AI數據中心等大型基礎設施牽扯到大量就業機會,這與特朗普強調的「回歸美國本土」理念自相矛盾。

  特朗普上任已近四個月,重返白宮的他將任性和隨性發揮到極致。在關稅問題的任性,在加徵數字上的隨性,讓世界目瞪口呆。特朗普身為一國總統,公私界限極其模糊,讓他的支持者不知所措。特朗普甚至公開用自己和夫人的頭像發行加密貨幣,並大張旗鼓地宣布將於五月下旬把購買其加密貨幣的前250名投資者請到特朗普的私人場所,把與總統見面的特權與投資自家公司的利益掛起鈎來。這在許多國家都會被視為不折不扣的公然腐敗行為,但特朗普卻毫不避諱,居然可以明碼標價,不能不佩服特朗普「明人不做暗事」。即使特朗普的對手有心追責,但去年7月美國最高法院已經給予了現任總統的「充分豁免權」,讓特朗普完全可以逍遙法外,美國的自由民主燈塔形象在世人面前越來越成為一則笑話。

  一些外交觀察人士指出,特朗普敢於冒險和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正在重塑美國的中東政策。特朗普在中東問題上分成了兩大陣營:現實主義者(或曰實用主義者)和新保守主義者。前者包括特朗普本人和首席談判代表威特科夫,後者由多位鷹派人士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是國務卿魯比奧,以及一群國會共和黨人。這兩方力量仍在纏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特朗普政府似乎每隔幾天,就會改變主意的原因之所在。

  美國在外交領域存在兩大派別,其實在美國國內的政治版圖中,也存在着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家和硅谷科技大佬之間的激烈較量。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國迎來「解放日」,對全球徵收對等關稅,從而引發了美國金融災難,資本市場出現了股債匯三殺,迫使特朗普不得不暫停執行關稅令90天,算是對華爾街資本力量的一次重大妥協。馬斯克被迫退出政府效率部、回歸自己的公司主業,也要歸因於華爾街資本力量向馬斯克發出的「最後通牒」:如果他一意孤行,特斯拉的大股東們將另選CEO,把馬斯克掃地出門。從這個意義上說,華爾街金融資本家仍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不得不顧忌的力量。

  但特朗普的中東之旅顯然是讓美國科技力量「扳回一城」。硅谷大佬們不斷游說特朗普,要想佔領技術制高點,中東是必須倚重的力量。作為資金和能源密集型的AI產業,中東顯然具有獨特的優勢,當然劣勢也非常突出,把大型數據中心建在沙漠,一是本身溫度高,二是設備需要大量冷卻水。不過在專家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未來技術克服的。相較於中國,把數據中心建在貴州等地則是因地制宜,一是水資源豐富;二是常年溫度不高,這種地緣優勢讓貴州具有了「後發優勢」。但是在地緣政治博弈的大背景下,氣候因素已經變得不值一提。

  特朗普最終決定向沙特等國出售高端芯片,特別是向阿聯酋出售50萬枚高端芯片,其中10萬枚用於阿聯酋的領軍企業G42和MGX,另40萬枚用於美國科技巨頭在那裏的商業運行業務,顯然是科技大佬游說的傑作,而這一切在拜登執政期間是難以想像的。

  在反對者看來,特朗普此舉是將美國的核心戰略技術外包給中東,會削弱美國的主導地位。但美國面臨的困境是,美對中東國家出口高端芯片設限,只會推動世界使用非美國技術。一位美國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繼續阻止向中東銷售芯片可能會適得其反,因為華為一直在提升其人工智能芯片的性能,儘管目前尚未出口任何芯片,但特朗普政府官員擔心,如果美國繼續限制阿聯酋等國獲取美國技術,「這個波斯灣國家可能會嘗試中國的替代方案」。兩者相權,美國決定向中東出售高端芯片,則是不得已而為之。一面是美國對中東高科技領域的鬆綁,一面是美國商務部對華為芯片的最極端打壓,反映了美國決策層的深層焦慮。美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正以出售高端芯片為誘餌,並強行要求其他國家使用馬斯克的「星鏈」,反映出美國急於構築AI時代「美國標準」的高科技生態圈、鏈的戰略意圖,而關稅與芯片則成為特朗普第二任期推進美國整體科技戰略的重要籌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