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4年7月24日,「粵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行,將廣東、雲南的貨物與東南亞市場連接起來。\中新社
2024年7月24日,「粵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這條國際貨運通道,將廣東、雲南的貨物與東南亞市場連接起來,通過中老鐵路瀾湄快線,直接到達泰國曼谷。與以往相比,運輸時間縮短了兩到三天,為從廣州國際港運往東盟的貨品節省了10%-20%的物流成本,這不僅極大提升了物流效率,也為區域經濟和國際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雲南貫徹落實總書記「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囑託,把握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運營重大機遇,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RCEP、長江經濟帶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對接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前沿窗口。\大公報記者 譚旻煦
中老鐵路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開通至今已經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黃金線路」,而依託中老鐵路開通的「粵滇.瀾湄線」,更是構建起「廣州─昆明─萬象─曼谷」的高效物流網絡。
專線較公路運輸節省4天
雲南省國際班列服務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玉玲介紹,「粵滇.瀾湄線」班列去程滿載廣東電子產品、機械設備、日用百貨等出口南亞東南亞的貨品,而駛回中國的列車,則運輸着泰國榴槤、老撾木薯粉等特色農產品。此趟班列從廣州至昆明僅需26小時,經磨憨口岸出境後,3天即可抵達老撾萬象,運輸時常較傳統公路運輸可節省3-4天,物流成本可降低10%-20%。
「這趟列車組貨的速度相當快,大家對這條線路十分看好」,廣州易斯拉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監陳珈兒表示,首趟班列組櫃時間不到一周,就組了十幾個櫃。她介紹,這些年,華東地區從廣州國際港往東盟方向的貨物很多,公司去年發往老撾的貨櫃在每月150個左右,但通常是汽車運輸。隨着中老鐵路的開通,運輸成本大大降低,運輸實效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度也是一大優勢。陳珈兒指出,單從運費方面看,傳統的汽車運輸費用是鐵路運輸的2倍以上。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其企業通過這一班列能夠更快捷地進入東南亞市場。這一舉措將推動大灣區的產業升級,提升區域經濟的國際化水平。同時,雲南省作為主要貨源地,也將在這一班列的推動下,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整體提升。
瑞麗建粵商園 承接產業轉移
隨着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基礎設施聯通,雲南正從開放末梢躍升為前沿門戶,為大灣區企業拓展全球化布局提供「雲南方案」。雲南省廣東商會會長蔡俊豐表示,廣東商會近年來致力於推動滇粵兩省產業合作與產業轉移,合力打造「粵商產業園」平台。雲南瑞麗有着得天獨厚的口岸優勢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粵商產業園」將憑藉「園區經濟」「口岸經濟」「資源經濟」,形成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的疊加聚合效應。
在此規劃布局下,投資13.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粵商五金機電產業園區項目已於去年正式落地中緬邊境瑞麗,以「園中園」模式在瑞麗沿邊產業園區內,投資建設五金機電加工製造基地及一系列園區產業配套設施。據悉,該項目主要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形成「沿海產業+沿邊開放」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產品輻射南亞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海外市場。園區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7億元,創造年綜合稅收約8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