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平潭實驗區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吸引兩岸創客。圖為顧客在平潭台灣小鎮綜合商場裏挑選免稅商品 資料圖片
多個行業率先對台開放,創新創業平台日益完善,「閩台一日生活圈」逐步成形……走在對台交流前沿的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近年來不斷推進兩岸經濟、產業、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兩岸合作發展道路。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福州報道:「我上午9點從平潭搭乘『海峽號』出發,中午12點就能到達台中的家,往返一次只需1000元人民幣左右,既方便又划算。」在平潭經商16年的台胞薛清德說。
平潭至台北、平潭至台中客滾航線的開通,使平潭的兩岸客運通道效應彰顯,「閩台一日生活圈」逐步成形。平潭台灣海上直航累計運載旅客達51多萬人次。
為進一步便利台胞來往大陸,平潭率先試點卡式台胞證,並獲權為擬經平潭入境的台灣本島居民辦理5年期台胞證。
隨着「台車入閩」實現常態化運行,台胞可以駕駛自有車輛,通過平潭口岸在福建省內自由行駛。
打造兩岸物流「黃金通道」
對台海運快件業務,則助力平潭加速形成兩岸物流「黃金通道」。今年11月初,台北至平潭海空聯運通道正式開通。該通道計劃啟動每周五個航次固定航班,共有三艘貨輪往返於平潭和台北之間。
平潭海關副關長劉春生說,兩岸海運快件實現雙向運營,無論對兩岸交流還是現代快件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72小時內就可實現從客戶攬貨到用戶收貨,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台胞在平潭生活越來越能找到「家」的感覺。在「自貿區+實驗區」的雙輪驅動下,平潭還不斷加大對台開放力度。在這裏,兩岸經貿、產業、人才融合日益密切,創新創業活力逐漸釋放。
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自2014年6月運營以來,已入駐商戶266戶,其中台資佔60%以上,長期或階段性在該市場工作的台胞約200人。現有14個台灣縣市主題館、226個台灣名品旗艦店和特色商舖入駐。
「這裏的店租比外面優惠很多,大大減輕了創業初期的資金壓力。」來自台灣嘉義的「80」後林智遠在該市場經營一家200平方米的店面,主營阿里山的文創產品。
在平潭,建築、規劃、旅遊、醫療等多個行業率先對台開放。兩岸合作的平潭口腔醫院愛維門診部開業後已引進了3名台灣醫師。「看診流程、消毒把控、服務理念全部比照台灣標準,希望以平潭為起點,探索兩岸醫療服務合作新模式。」門診部經理宋婉君說。
將開展台胞社區試點
得益於良好的創業環境和便利的政策措施,平潭已成為台胞宜居宜業的熱土。平潭累計註冊台資企業718家,投資總額45多億美元。在平潭就業生活的台胞1000多人。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台胞相對集中的社區開展台胞社區試點,聘請台灣社區管理方面的專才擔任社區主任或顧問,借鑒台灣在社區管理、中介服務、消防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探索實施台胞自主管理,並逐步發展成為台胞專區,「我們還將加大台灣專才招聘力度,重點引進台灣金融、運輸、旅遊、醫療、海洋經濟等領域的中高層次科研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