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花樣的東京地圖

時間:2016-11-27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明治神宮擁有全日本最大鳥居

  每到一個地方旅行,就像遇見一個人,或許久未謀面,或許萍水相逢。而有些時候,明明是第一眼見,心中卻有股說不出的熟悉感,相見恨晚興致盎然,甚至對它的脾氣秉性摸清一二,也都不難。這種體會放在日本,可謂不偏不倚。

  判 答  文/圖

  十多年前,蘇菲亞哥普拉(又名索菲亞科波拉)在電影《迷失東京》中,為施嘉莉祖安遜(又名斯嘉麗約翰遜)造了一座傷城,如今男主角手中的三得利依然長盛不衰,東京卻早已從一個陌生高冷的存在,轉變成時尚鮮活的代名詞。作為全球最大的都會區,它容納着首都圈在內的三千五百萬人口,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晝夜不歇地演繹着各式各樣的生活,無論在哪個地方落腳,都能與它相視一笑。

  神社和寺廟有別

  說一百個人能畫出一百零一張東京地圖,絕對不誇張。這裏有行色匆匆的白領、勤快妥帖的主婦、紙醉金迷的富商、深藏不露的饕客,以及像筆者這般,穿梭各處的旅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腳印,新宿、上野、六本木、秋葉原,這些地方即使從沒到過也耳熟能詳,但不管地圖怎樣拓展,總有一個支點,是了解這座城市、接近它靈魂的最好載體。

  縱觀整個日本,現存的寺廟約七萬八千座,而神社更是八萬有餘,它們比鄰喧囂卻遺世獨立,保持着恬淡安然。不過對我們而言,想在這麼多目標中釐清頭緒,還真需要一些竅門。

  神社和寺廟,一個是「國產」,一個是舶來品。前者代表神道,拜的是上至高山流水,下至飛禽走獸的各類神靈,是日本獨有的精神信仰;後者則代表佛教,跟內地的寺廟異曲同工。區分的方式除了名字,還有門口的鳥居,如果一抬眼就看見高大的牌坊式建築,那是神社無疑了,反之則屬寺廟。

  淺草寺就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廟,以它為圓心,半徑延伸至吾妻橋、晴空塔一帶,都是熱門景點。誰想到這裏供奉的,可是我們最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相傳古時候有兩位捕魚為業的兄弟,某天工作時竟然在水中撈到一尊佛像,地方官一見便頓悟皈依,將私宅改建成寺,就此開啟了淺草的山門。如今門口正中的大紅燈籠「雷門」經過修整,已經以全新面貌示人,威武挺立着七百公斤的身軀迎接每年約三千萬的訪客。

  日本人燒香拜佛通常不下跪,他們大多在淨手後站着合掌祈福。燒香自願,香火錢也只是象徵性的一百日圓,男女老幼眾生平等。傳說如果將大殿前香爐中的裊裊青煙攬到自己身上,就可以祛病消災,招來好運。

  淺草寺有穿越feel

  除了歷史悠久,淺草寺也以籤準聞名。據說這裏凶籤的比例會高於其他寺廟,遵循「觀音百籤」體系,有近三成都是凶籤。但近年來為了遊客將凶的比例減少到了兩成,真是與時俱進。抽中了吉自然開心,萬一是凶也不要緊,趕緊把它綁在指定的樹或架子上,神明自會幫你逢凶化吉。另外,淺草寺主管着平安健康、學業有成。求姻緣的姐妹們不妨去距它七公里左右的大神宮,那裏是全日本第一間創辦「神前結婚式」的地方,討討好彩頭,脫單不必愁。

  當走近淺草寺時你會發現,它並沒有想像中那樣不苟言笑。隨處可見穿着和服的女生,邁着碎步撐着紙傘,彷彿穿越回了江戶時代。作為時下流行,越來越多的遊客會專程前來,拿出幾個小時,在店家的幫助下梳洗打扮,親身體驗。從雷門通向正殿的「仲見世街」上,還熙熙攘攘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商家,從紀念品到小吃,銅鑼燒、仙貝、綠茶雪糕,不一而足,似乎打算告訴大家,吃飽了再去拜佛求籤,更有好運。

  相比淺草寺,明治神宮是神社中的最高級別,是為祭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后而建,有十二米高的全日本最大木製鳥居。當筆者早晨九點鐘到達時,已經看到不少人駐足,在本地人心中,就像天皇的崇高地位,神宮幾乎成了神聖的代名詞,所以連續三十多年蟬聯新年參拜人數最多的地方,跟黃大仙比有得一拚。大家會在入門前默默鞠躬,自動讓出中間的路走進主殿,嚴格遵循程序「二禮二拍手一禮」,氣氛確實比淺草要莊嚴許多。

  除了參拜,它也跟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有趣的是,很多人會把新生兒的命名儀式、成人禮、畢業禮和婚禮這種人生大事,選擇在此完成。尤其是傳統婚禮,比如明星優香和青木崇高,邊見繪美里和松田賢二等,不少人都在此地完成了儀式,炙手可熱的程度超乎想像,自然也吸引了無數擁躉追訪。如果運氣好,能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裏親眼目睹白無垢(日式傳統新娘禮服),絕對算是驚喜。

  神宮外苑的銀杏路是更神奇的一處「寶地」,尤其在深秋,三百多米長的道路上灑滿了銀杏葉,兩側樹木整齊挺拔,枝幹積起歲月的箴言,縫隙中偶爾閃落醉人的陽光,映襯着原本就金燦燦的樹葉,美不勝收。置身其中,腦海中所有的台詞竟全部清空,只想定格時間屏息凝視。旅行至此,夫復何求。

  日劇迷的情意結

  在日劇迷眼裏,東京的許多景點早已超出了旅行的意義,那些愛過、恨過,分手過、重逢過的場景,一遍遍在腦海中回放,不親身一探究竟,又怎麼能罷休呢?

  不少人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即使有了世界第一高晴空塔,滿載着情懷和回憶的東京塔,也永遠不可取代。幾乎所有在東京取景的日劇,都會將鏡頭定格在這座紅白相間的建築物上。從《東京愛情故事》裏完治和莉香的相遇,到《悠長假期》中木村拓哉的遠眺,從《永遠的三丁目夕陽》,到《一吻定情》……即使對這些倒背如流,當筆者親身登上塔的時候,還是猝不及防地「觸電」了。黃昏向下俯瞰,整個城市跟隨着太陽的腳步慢慢安靜,只幾分鐘的功夫,就是華燈初上的另一番景象。

  東京塔於一九五八年初建時,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還高,是當時的世界第一。這麼多年來,一直默默守護這座城,從日落到午夜零點準時亮起燈光,春夏秋冬,白色橙色隨季節轉換。身處東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都有回味悠長的美感,它也自然成為了眾多情侶們定情求婚的首選。鋼鐵外表下一顆柔軟的心,怪不得被稱作「國民信物」,單身男女對它遙望浪漫,中年人以它憑弔逝去時光,還有在首都打拚的異鄉客,用它寄託了那些夢想和堅持。

  不過,要是你以為,所有的取景地都能像東京塔這般光明正大聞名遐邇,那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跟電視劇中的替身演員一樣,有很多地方也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地當着「千年背影」。這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東京國立博物館。

  這個名字也許有些陌生,不過如果提到《legal high》裏最高法院著名的大樓梯,所有人都會恍然大悟吧!沒錯,這個位於上野,擁有十一萬四千餘件展品,曾獲得過日本設計學會獎的大樓,竟然分別充當過《半澤直樹》裏的中央銀行、《Mr. Brain》中的警視廳、《花樣男子》裏道明寺的家、《神探伽俐略》中的推理校園等等布景,用途之廣出鏡率之高,恐怕任何一個大牌明星都望塵莫及。

  跟以上這些日本風濃濃的標誌建築比肩齊名的,還有一個頗為洋氣的地方。如果你能想起《戀愛世紀》中,理子要扔掉戒指忘記過去的一幕,就一定會對那座跨海大橋記憶猶新。之後《魔女的條件》、《惡作劇之吻》等等也不乏它的身影出現。台場海濱公園,這塊依靠填海形成的人造陸地,如今已成為日本青年周末休閒的必到之處。搭乘海鷗線從市中心出發,沿途美景盡收眼底,自由女神像、摩天輪、維納斯廣場,就連富士電視台和豐田汽車館也選址在此,玩上一整天絕對綽綽有餘。

  除此之外,代代木公園、惠比壽花園廣場、池袋西口公園以及穿梭人流成為獨特招牌的澀谷十字路口,也都是朝聖日劇景點的好去處。這樣的旅行是必然中的偶然,因為你早有記憶,只待它褪去神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