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島內APEC領袖代表宋楚瑜在APEC期間見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事在台灣政壇掀起「羅生門」。親民黨方面聲稱,宋楚瑜與習近平會晤超過10分鐘。但有台媒爆料說,兩人簡短寒暄根本不到一分鐘,對於宋提出的經濟訴求,習也沒有任何回應。國民黨人士則批評親民黨誇大其辭。各方各說各話,莫衷一是。不過,可以確定的事實是,習宋二人只是在會場的休息室碰到,而國台辦早前也證實「進行了自然簡單的寒暄」。由此可見,習近平和宋楚瑜只是禮貌性的寒暄,並非親民黨所說的「會晤」。
親民黨刻意把「寒暄」說成「會晤」,不過是唬弄不明就裏的台灣基層民眾,誇大宋楚瑜此行的功勞,以撈取政治資本。
過去八年,國民黨執政期間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台灣方面派遣的代表團在APEC期間也獲得大陸領導人會見,雙方就兩岸交流合作等問題交換意見。但今年島內政黨輪替,贏得大選的民進黨上台,但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而APEC兩岸代表團會晤「慣例」也不得不中斷。國台辦上周在APEC舉行前就強調,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就不可能進行任何有實質意義的良性互動。這是因為大陸方面深知台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任命宋楚瑜出使APEC,無非是藉與習近平碰面的機會來營造兩岸聯繫溝通機制依然運行的假象,所以先打「預防針」,以免有心人士過度炒作所謂的「習宋會」。
宋楚瑜在台灣政壇打滾數十年,怎會不知「寒暄」與「會晤」的區別?若是「會晤」,又怎會在休息室這樣人來人往的地方舉行?又怎會沒有會面的照片?大陸方面當天又怎會不發會面的新聞稿?但親民黨方面仍舊「不認衰」,宋楚瑜甚至還把各國和地區領袖集體開會的時間也算在是與習近平談話時間共八小時,可見宋楚瑜和親民黨是藉此拉抬自身的政治身價,累積政治資本。
宋楚瑜早已盤算好,若他在APEC期間主動與習近平打招呼,習近平出於禮節,不會對他不理不睬,只要能與習近平說上話,哪怕是一分鐘,也能大作文章了。
然而,不管島內一些人如何自吹自擂,此次APEC兩岸代表團並未如過去八年那樣舉行會晤,兩岸關係亦絲毫沒有改善,由此再次顯示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就不可能恢復。蔡英文與其花心思搞小動作,倒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化解兩岸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