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復興航空22日舉行記者會,復航董事長林明昇(中)、執行長劉東明(左)、發言人劉忠繼(右)宣布解散公司並鞠躬道歉 中央社
22日停航一天的台灣復興航空,當天上午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解散決議,並於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確定解散公司。董事長林明昇表示,由於財務狀況惡化,「每天開門虧損新台幣1000萬元(約240萬港元)」,將退出台灣航空業,即日起全面停航。這代表成立65年的台灣第三大航空公司將走入歷史。由於復航解散,其股票恐怕會變「牆紙」,6700名小股東擔心求售無門。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及中央社報道:復興航空22日上午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解散復興航空。復興航空執行長劉東明隨後在證交所召開重大信息說明會道歉鞠躬。他表示,目前旅客方面預計仍有10萬人次要處理,會分別簽轉。
0萬旅客將分別簽轉
劉東明表示,歷經2次空難之後,儘管公司採取多項革新,全體同仁也盡最大努力,但業績始終未能恢復先前水準,加上航空業景氣不振,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由於後續未見樂觀,才忍痛解散公司。
至於11月29日即將到期之可轉債23億元,劉東明表示,由於公司面臨解散,很遺憾資金不足因此將無力償還。但島內民航局澄清,復興航空現金估計至少有新台幣10億,與公司「無法償還23億可轉債」的說法不符合。
金管會:每股仍有剩餘價值
此外,復航目前約有1.1萬名股東,其中持股5張(5000股)以下的小股東多達6700人,在復航解散後,小股東恐求售無門,更糟的情況是股票變牆紙。
對此,島內金管會指出,根據復航第3季財報,每股淨值還有7.59元,高於21日股票收盤價5.2元;而淨值還有7.59元,表示公司資產減去銀行團的110億元等負債,除以股本後,理論上每股股東還可分得7.59元的剩餘價值;也就是債權人以及股東不會求償無門,股票不會變「牆紙」。
當天下午,復興航空董事長林明昇在記者會上宣布,解散決議將交股東會討論,並於股東會通過後施行。依據程序,接下來決議將交付明年1月11日股東臨時會討論,若獲得通過,便可辦理解散登記,然後至法院聲報清算人就任,進入資產清算程序。
林明昇:每天開門即虧240萬
林明昇在一封寫給全體員工的信中說,解散公司是一個痛苦的決定,我們一直試圖找專業機構、合作夥伴,甚至新的經營團隊,來協助復興,非常遺憾最終沒能實現。
林明昇表示,今年到10月底復航虧損新台幣27億元,每個月虧2億元到3億元,等於每天開門虧1000萬元,他最大的考量是能否讓營運有起色。
旅客可獲全額退費
然而,據他觀察,國際油價爬升,不像之前的低,美元也愈來愈貴,加上台灣營運起不來,若找不到更好團隊進行轉型,只會在半年、一年中破產。而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解散公司,是基於公司資產大於負債,有能力對旅客、員工與相關合作夥伴的權益,提供必要保障,盼在離開台灣航空業前,可負起最後責任。
復興航空副總陳逸潔表示,目前已購票的旅客將無條件全額退費,所有員工比照勞基法資遣,後續費用將透過專戶信託,確保後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