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金馬「小三通」客源減少,影響營運 /資料圖片
台灣地區「行政院長」林全18日針對金門馬祖「小三通」航商因連年虧損醞釀停航一事表示,會請交通部門進行了解,在政策上來看,原有的「小三通」航線有它的意義,希望讓航線繼續維持。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及台媒報道:中國國民黨立委陳雪生當天在「立法院」總質詢時指出,金馬「小三通」航線除金門到廈門外,金門到泉州、馬祖到馬尾的航線都處於客源不足的狀態,目前經營的兩家航商過去幾年一直在虧損,醞釀在11月1日準備停航。
若停航無法「維持現狀」
陳雪生表示,「小三通」航線停航涉及到兩岸關係,若是停航就代表無法維持現狀,這可以停航嗎?尤其目前兩岸關係在這麼嚴峻的情況下,若是停航,在政治上是什麼樣的考量?「小三通」既然是當局的政策,希望林全能在政策上做指示,可依照預算法動支第二預備金協助解決。
陳雪生說,「小三通」政策在台灣是由交通部門訂定、航港局管理,應在基本需求上輔導補助,起碼讓這些航商能繼續開船,等到達一定人數時再停止補助,若是停航重新招標,明知道會虧損,還會有人去嗎?
林全回應稱,會請交通部門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解,並檢視相關規定,在政策上來看,原有的「小三通」航線有它的意義,可行的話,希望讓航線繼續維持。台交通部長賀陳旦說,會先對於航線虧損情形進行了解,對於相關補貼在法令上有沒有適法的考慮,是否適合動用第二預備金及應該設定什麼條件,在完整了解後,會一起向當局爭取。
早年大陸提出有關兩岸「大三通」(通商、通航、通郵)的構想,但當時的陳水扁政府為了迴避「一中原則」及「大三通」,於是在2001年單方面實施「小三通」,主要是指金門、馬祖、澎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海上通航。
「大三通」後業務量萎縮
2008年5月國民黨再次上台,兩岸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兩會恢復事務性協商,簽署了赴台遊、直航等多項協議,兩岸「大三通」也正式實施。兩岸交通較以前更為便利,使得早年開通的「小三通」中的兩岸海上客運面臨嚴峻挑戰。
早在2013年島內交通部航港局就表示,馬祖「小三通」在兩岸「大三通」後,業務量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