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因為癌症死亡人數高達820萬人;估計至2020年,肺癌、肝癌及胃癌這三種最普遍的癌症,將會在內地引致每年200萬病人死亡。據全球行業分析資料,2015年全球在治療癌症藥物和醫療費用高達1,070億美元,而到2020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
香港大學醫研團隊在2008年於肝臟及胃部發現一個重要腫瘤靶點(cancer target),團隊繼而作抗體檢測,並用於治療肝癌和胃癌,取得成效後將新技術註冊,成為全球醫研界首獲此專利的技術。研發團隊負責人,前香港大學外科副教授陸滿晴,遂成立艾貝樂醫藥科技公司,並加入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生物科技創業培育計劃」,加速細胞免疫療法的商品化進程。
艾貝樂團隊表示,如臨床試驗成功和療效滿意,計劃在2018-2019年內把艾貝樂為治療肝癌和胃癌開發的CAR-T免疫細胞技術推出內地、香港及東南亞等地市場。
十年內成治癌骨幹導向
艾貝樂醫藥科技公司的科研團隊相信,效能顯著及副作用輕微的細胞免疫治療法,能為飽受煎熬的晚期癌症病人重燃生機,並於十年內成為全球癌症治療的骨幹導向。
該公司近日與中國幹細胞臨床應用中心簽定戰略合作意向書,今年內攜手推展CAR-T免疫細胞臨床試驗,並計劃在內地、香港、台灣及韓國等地的醫院,進行針對晚期肝癌、胃癌及直腸癌等治療研究,以確定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減少引致副作用
據介紹,現時的免疫治療方案主要包括抗體療法及細胞療法。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療選擇有限,傳統治療方法如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等,往往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標靶治療相對有效,但因人而異,可藉此完全康復的患者為數不多。細胞免疫治療重新啟動病人的免疫系統,識別並反攻癌細胞,達至治療成效之餘亦減少病人使用其他現有療法而引致的副作用。
艾貝樂科研團隊估計,十年內,超過六成的晚期癌症管理將以免疫治療為核心;保守而言,細胞免疫治療的市場價值至2023年將會高達350億美元。
陸滿晴說,生物科技及醫學研究會為人類帶來很多突破性發現,我們必須加快將之轉化為臨床應用,為更多病者帶來康復希望。
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商務發展總監楊孟璋表示:「艾貝樂是本地大學科研技術轉化及商品化的另一例子。香港科技園公司將盡力協作艾貝樂於年內完成商品化計劃,務求能及早為更多的癌症病患者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