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年,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大改變。「新冠疫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成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打疫苗的那些事。
接種疫苗後為什麼少數人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近日,中國政府網刊文強調指出,接種疫苗是降低重症、降低死亡的最好措施。有報道指出,三針疫苗接種,即兩針滅活疫苗+1針康希諾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奧密克戎後的病死率。
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表示在接種新冠疫苗後有不同的身體反應,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體質都不一樣。疫苗接種後,在誘導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對特定疾病的保護力的同時,由於疫苗本身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受種者個體之間的差異,有少數受種者在接種後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每次接種完新冠疫苗都會讓你留觀30分鐘的原因。
疫苗接種有發熱不良反應屬於正常現象?
還有人問,為什麼發熱屬於正常現象呢?首先,要正確對待發熱,發熱本就是疫苗接種後一種常見的一般反應。
其次,接種後發熱中,偶合發熱非常常見。這裏想說的是,疫苗接種過程中,受種者正好處在一個疾病的潛伏期或者發病的前期,疫苗接種後巧合發病。因此,偶合發熱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與疫苗無關,也不屬於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再者,有數據顯示,免疫系統更活躍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引起發熱反應。這很有可能是疫苗正在體內進行工作而產生的相關表現。
新冠疫苗雖然有不良反應,但是發生的概率還是很低的。而且據健康中國報道,國產新冠疫苗接種後,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註射部位局部疼痛、疲倦、頭疼、肌肉酸疼、發熱、腫脹、關節疼、噁心等。大多數報告接種後反應屬於輕度或中度,通常不需要治療。
疫苗所帶來的健康益處遠遠大於風險
相比引發不良反應,疫苗所帶來的健康益處遠遠大於風險,沒有疫苗,會發生更多的疾病和死亡。得益於疫苗,人類做到了:消滅天花、消滅脊灰取得巨大進展、降低乙肝、減少許多疾病發生重症的幾率……疫苗為人類健康架起了一道道抵禦疾病的「防線」,避免了許多人在多種疾病中「裸奔」。
此外,任何獲得許可的疫苗在準予使用之前都會經過多個試驗階段的嚴格檢測,並且一旦投放市場,還會定期重新評估。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科學家都在不斷完善監測、分析和評估,以了解疫苗可能導致的任何不良事件。
我國也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和處置機制,不僅定期向社會公開疫苗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對於不良反應處置也有很高要求。因此完全不用過度緊張。
那麼問題來了,國內新冠疫苗怎麼選呢?
19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康希諾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克威莎列入「緊急使用清單」(EUL),這是世衛組織認證的唯一一款國產第三代技術新冠疫苗,也是目前國內最有效的一款新冠疫苗。
世衛組織說,該疫苗對預防新冠有癥狀感染的有效率為64%,對預防新冠重症的有效率為92%。該專家組建議在18歲及以上年齡組中使用單劑量0.5毫升的康希諾疫苗。初免一針,加強一針,既可減少為接種付出的時間,也可降低因排隊等候帶來的不便與風險,
據了解,康希諾新冠疫苗,屬於第三代新冠疫苗技術路線。不同於傳統第一代滅活疫苗,第三代疫苗以人體細胞為工廠合成抗原,與新冠病毒自然感染所激發的免疫應答一致,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康希諾新冠疫苗可以充分調動免疫系統激發細胞免疫,過程可能會引起發熱,有研究數據顯示,免疫系統更活躍的年輕人更有可能引起發熱反應。與此同時,誘導的免疫應答也更全面,產生的持久免疫記憶可在病毒入侵時提供快速、高效的保護。
這麼說來,效果是杠杠的,可能會有點屬於正常現象的發熱,那還有沒有其他不良反應呢?據康希諾生物官方微信的相關信息顯示,康希諾新冠疫苗的不良反應中90-95%以上都是輕微、一過性的一般反應。均可在48小時內自行緩解,無需藥物干預。
從已收集到的數據看,康希諾第三代技術路線新冠疫苗的異常反應發生率低於滅活疫苗。可以說,康希諾新冠疫苗是目前市場上安全性良好、有效性出眾的新冠疫苗。
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 更是保護群體
最後再說幾句,為什麼每天都有那麼多人在呼籲打疫苗?不是疫苗不值錢,也不是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和街道工作人員沒事幹,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才能享受免費打新冠疫苗的待遇。接種疫苗,是民族責任,也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社會義務。
我們和新冠病毒之間,是一場「持久戰」,決不能有絲毫懈怠和放鬆。疫苗越普及,出現疫情蔓延的風險,尤其是重症率就越低。符合條件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應儘快接種新冠疫苗,完成基礎免疫半年後請儘早進行加強免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