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價值教育」應融入課堂

時間:2018-02-13 03:15:06來源:大公網

  近期有中學校長就浸大學生辱罵老師一事發文,剖析獨到。其文可歸納為兩點,一是她把近年的「佔中」、旺角暴亂等事件歸因於「價值教育」失敗,二是大多數輕生的中學生均對自己的學業感到無望和無助,他們看不到前景,更看不到未來,因而選擇自殺。本文就上述兩點,加以申論。

  今天的年輕人為何對前景不感樂觀?這可歸因於「價值教育」不足。大多數人認為年輕人應多讀書,進大學才能出人頭地,構成年輕人的想法。可是,他們面對艱深的高中課程而感到進大學無望時,便覺得沒希望了!一定要進大學的想法扼殺了具不同天賦、能力和興趣的年輕人,使他們終日埋頭讀書、補課、準備校本評核及公開試,DSE成績便成為他們的生命與未來!而教師的業績便是有多少人能進入大學?如是則哪裏有時間讓師生討論人生方向?難道老師不想進行「價值教育」嗎?

  學生進大學才叫有出息?試問社會上有多少人踏上學術及研究之路呢?勞動巿場急需哪些專才呢?近年不少行業都求才若渴。諷刺的是不少大學生畢業便失業!故此,我們應及早讓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按照他們性向與興趣,選擇入讀合適的專業課程,發展個人專長。現時,職訓局及多所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均開辦不同的專業文憑及副學位課程,課程可獲資歷架構及海外認可,加上大部分課程均可銜接大學,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讓學生知道成功道路不只一條,而是多元的!年輕人修讀專業課程不但學會一技之長,還學以致用,貢獻社會,所謂「行行出狀元」!

  「價值教育」何等重要!學校可把「價值教育」融合到小學的德育課中,中學則可融入生命教育或生涯輔導及規劃課中,亦可融入中文科,當然以母語教學成效最大。關鍵是老師如何選擇合適篇章,啟發學生思考人生與未來路向,探討道德、人文、社會價值等議題。大學更應重視「價值教育」,將「價值教育」融入語文科或通識教育科中,並列為必修科。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經理謝惠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