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蒲壽庚影響宋末國祚

時間:2017-06-02 03:15:06來源:大公網

  南宋以後,因為金蒙兩國入侵,宋朝遷都臨安(杭州),大力發展海路貿易以增加國庫,更在首都與廣州之間,提升福建泉州市舶司的規模,將之發展成沿岸最重要的貿易港口。由於市舶是南宋朝廷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高宗皇帝曾指示:「提舉市舶官委寄非輕,用非其人,則措置失當,海商不至矣!」而南宋一代,任泉州提舉市舶的已達八十人,平均任期不滿兩年,如何能維持對外貿易政策的穩定呢?當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影響「宋末海上行朝」前途的關鍵人物──蒲壽庚了。

  關於蒲壽庚,原為回族,受漢化而到泉州定居經商。因泉州常有中外商船往來,自然吸引海盜搶劫。《古今圖書集成》載:「咸淳末,海賊寇郡境,時西域人蒲壽峸、壽庚兄弟在泉,俱無賴,擊賊退之,以功累官沿海都制置使。」因此奠定在泉州軍政與商業勢力,坐擁龐大的船隊,完全壟斷對阿拉伯人的貿易事務。

  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初,元軍攻佔臨安,恭帝乞降。遺臣護送益王、廣王兄弟逃至溫州,群臣決意建立海上行朝,實行「乘海舟以避敵……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以圖復興。同時遣使至福州、泉州安撫臣民。當時,遺臣在福州奉益王為帝昰,繼續抗元,看準了蒲壽庚在泉州擁有大量船舶及資財,特此打破由文人出掌市舶司的慣例,「授福建廣東招撫使,總海舶」,希能藉此拉攏蒲氏,以泉州作為復興的基地,壯大抗元力量。

  同年底,福建招撫使王積翁降元,引領元軍入福州。帝昰避走泉州,蒲壽庚恭請帝室留駐,張世傑以安全考慮為由反對,並徵用蒲氏船隊,由於蒲氏家眷產業均在泉州,心底不願離開,又怕派兵護送帝室會觸怒元軍來犯,對張世傑的要求不聞不問。張世傑把心一橫,沒收蒲氏船隊及貨品,引起蒲壽庚震怒,竟誅殺在泉歇留的趙氏宗室及大夫官兵,決意歸附元朝,翌月聯同泉州知府獻城降元,帝昰被迫沿海南下至廣州,因而在潮州、官富(九龍城)、淺灣等地留有活動痕跡。

  站在宋史角度來看,由於元軍善於陸戰,卻短於海戰,如今得到實力雄厚的蒲壽庚船隊協助,重創宋朝的海軍力量。可以說,蒲壽庚降元是給予流亡海上朝廷最致命的打擊,意味着宋朝的覆亡只是時日問題。

  宋代香港史研究(十二)

  香港史學會總監 鄧家宙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