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饒宗頤文化館歷史文化獎勵計劃」2016之專題報道比賽近日舉行頒獎禮,並由署任政府檔案處處長劉善君、恒生銀行企業責任主管何卓惠,以及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總幹事、「恒生─饒宗頤文化館歷史文化獎勵計劃2016」籌委會主席林沛德主禮。
比賽以「那些年……那些事」為主題,學生藉着回顧香港過去百年蛻變,了解市民如何在起伏跌宕歷史中展現香港精神。
劉善君致辭時嘉許學生以生動和吸引方式報道社會民生、行業、地方及著名歷史人物等,展現香港社會變遷之餘,亦反映出香港人在戰後刻苦拚搏、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
籌委會主席林沛德表示,比賽旨在讓參賽學生透過擬定題目、搜集及組織資料,撰寫獨一無二參賽作品。這過程中,學生透過對所定範疇的研究,加深對香港人在不同時代表現的刻苦拚搏、自強不息、同舟共濟等香港精神的認識。是屆比賽共有50間學校,共65隊隊伍參加,總參賽人數超過200人。
初中組冠軍是裘錦秋中學(元朗)的「一代經典擦鞋匠」,高中組冠軍是佛教大雄中學的「電車小輪百年光影 尋找香港的『慢』」。在頒獎禮上,嘉賓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邱逸即席為得獎作品作點評。
「恒生─饒宗頤文化館歷史文化獎勵計劃」透過一系列有趣歷史文化活動,增加香港學生對本港歷史及中國近代歷史的了解。
自2014年起,計劃下的「學生歷史文化互動探究活動」共有235間學校、8300名師生參加;而「那些年……那些事」歷史文化專題報道比賽累計有99間學校、141隊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