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樓市狂態重現 適時加碼調控

時間:2017-04-07 03:15:09來源:大公網

  圖:本港樓市狂態再度重現,樓價連續四個月破頂,反映買家恐慌性入市

  投資者蜂擁入市下,本港樓市狂態再度重現,樓價連續四個月破頂,反映買家恐慌性入市,無視住宅供應量步入高峰期、利率有升無降以及環球政經不穩的客觀因素。當前樓市泡沫正在不斷惡化,憂心爆泡噩夢遲早到來。

  現時本港樓市瀰漫樂觀的氣氛,充斥着住宅樓價長升長有的謬論,市場可說陷入非理性亢奮的狀態,一定程度反映當前遏抑投資性需求的樓市辣招不夠辣,又或是政策措施存在優化與完善的空間。為免調控樓市功虧一簣,當局宜適時再出招,向市場發出遏樓泡決心絕不動搖的資訊。

  從最新二手樓價指數走勢來看,樓市漲勢提速。今年首季二手樓價累升逾百分之四,遠超去年全年本港經濟百分之一點九增幅,可見樓市狂態畢呈。當局出手切莫遲疑,否則後患無窮,埋下樓市硬着陸的定時炸彈,對本港銀行體系以至經濟、社會穩定造成衝擊。

  全球寬鬆貨幣政策持續實施八年,造成資金大氾濫,結果不斷推升物業資產價格,若不是港府接連推出多項樓市辣招,發揮一定遏抑的作用,否則樓價升勢更加厲害,但隨着時間推移,市場逐步適應辣招措施,效用或會有所減退,故需要不時檢視調控樓市政策措施。

  其實,現水準樓價已非普羅市民所能負擔,供樓負擔比率已惡化至百分之六十三的歷史新高,平均按揭貸款年期進一步延長至二十六點五年,而推動這一輪樓市升勢,主要動力是來自投資者,他們眼見啟德發展區、鴨脷洲住宅地價連環創新高以及港息未有即時跟隨美息上升,於是大舉在物業資產方面押下重注。

  即使去年底港府將港人購買第二個物業的印花稅率劃一上調至百分之十五,目的為抑遏投資性需求,但投資者仍可利用家人的首次置業身份入市,並且採用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多個單位的方式,避過繳交高昂的印花稅,這是近月多個新樓盤熱銷、頻現大手成交的因由所在,估計新樓盤買家之中,投資者佔比接近五成,顯然現行的樓市辣招措施有優化與完善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三個月兩度加息、歐日央行也開始縮減買債規模以及中國人行上調政策利率,在在顯示全球流動性正在逐步收緊,資產價格面臨極大的下行風險,強如美國股市,近日走勢也搖搖欲墜,本港樓市也不可能只升不跌,已連續八年的升浪,調整是遲早問題。

  美國利率正常化步伐加快,全球央行高度戒備,其中內地多個城市雷厲風行調控樓市,防範金融系統風險,而本港金融管理局在家庭債務佔GDP比率創出歷史新高之下,近周也採取行動,去信本港銀行,關注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多個物業單位以及地產商向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的貸款風險問題,意味當局推出新一輪逆周期措施為時不遠了。

  2017-04-04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