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孫中山澳門行醫足跡

時間:2017-03-28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澳門草堆街80號中西藥局舊址 梁勇攝

  早前傳出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屯門紅樓將會清拆,引起各方關注。古物諮詢委員會已把它列為暫定古蹟,以保完整。雖然紅樓是否確為革命遺蹟未成定論,但暫時保存以作進一步論證是恰當的。澳門草堆街80號的建築,極有可能是12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開設的中西藥局,澳門政府收購並修復之,最近開放參觀,筆者認為值得參考。

  1892年7月,孫中山以首名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旋即前往澳門懸壺濟世,先在鏡湖醫院為貧困華人義診,成為該院首名西醫。不久在議事亭前地16A號仁慈堂右鄰的寫字樓開設私人診所「孫醫館」,主要為葡萄牙人和富有華人診病,因為這一帶是葡人居住和活動的中心區。

  孫中山分別在1892年12月及次年4月兩次向鏡湖醫院借款,在草堆街開辦中西藥局,這是他的第三個診症點。1893年7月29日,中西藥局開業。

  該藥局的業務有三:一、出售中西藥品;二、自行配製中西成藥,然後出售;三、作為診所醫治病人。當時孫中山每天均需輪流到鏡湖醫院、孫醫館和中西藥局診治病人,還要兼顧製藥、售藥工作,十分繁忙。

  據當年澳門《鏡海叢報》的廣告內容,可知孫中山每天早上7時至9時在中西藥局診症,10時至12時在鏡湖醫院義診,下午1至3時到孫醫館診症,三時後則到澳門及鄰近各鄉市鎮出診。星期日10至12時,在孫醫館「種牛痘」,即注射預防天花的疫苗。如外間有急症,孫醫生「隨時速往,決無遷延」。可見青年孫中山全心全力投入救人治病工作,和他後來投身革命的精神完全一致。

  論者謂:「這時的孫醫生,不僅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青年良醫,還要成為管理藥局、懸壺濟世的良醫兼企業家。」所言甚是。

  欲深入了解孫中山在澳門行醫事跡,可參考莫世祥的《上醫醫國──孫中山及其家人在澳門》一書。

  (澳門孫中山中西藥局舊址.上)

  理大專上學院客席講師 梁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