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356校參與青苗學界進步獎

時間:2017-03-10 03:15:08來源:大公網

  「青苗學界進步獎2015-16」近日假浸會大學舉行頒獎禮,亦是「進步獎」25周年誌慶,本屆有356所學校參與,獲獎學生達6764名,當中有34名學生獲得「青苗學界進步獎獎學金」,其中有十人更獲得「青苗十大進步獎」。

  獲十大進步獎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劉知略、有婆婆患上癌症的盛諾妍、與母親重逢的冼韻玲等,他們透過不斷努力,度過最艱辛的日子,並展望未來學業發展及人生規劃。

  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中五生劉知略,2015年就讀中三時,媽媽腦癌復發,只好邊學習邊照顧媽媽,哥哥亦分擔部分家務。他表示,媽媽住院那段時間,分別在中午十二點及下午五點探病,陪她吃飯、聊天及用力走路。他稱,很感恩媽媽一人照顧自己和哥哥,「當媽媽做手術時已有心理準備」,但過程中很心痛她,看着她精神一天不如一天,直至最後離世。因為護理人員對媽媽的照顧非常周到,他說,他向媽媽承諾將來要做護士,服務他人,「大學將報讀護理專業」。

  與媽媽同住的文理書院中二生冼韻玲,在小二至小六期間,因為家庭經濟等問題而入住寄養之家,中一時回到爸爸身邊。她說,家庭重男輕女令自己不受重視,故不時會做一些過分的事引起家人注意及關心,2012年就讀中一時,結識不良朋友,沒有專心學習,甚至逃學,「最長一次是連續三個月無上學」,令中一留級四年。談及轉變的原因,她稱,因找回媽媽及爸爸生下妹妹,所以想減輕家裏的負擔,除了重新用心讀書,還在家附近兼職,計劃未來赴台升學及夢想開咖啡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