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宣讀了2017-2018財政年度政府的預算案。這裏談談與預算案有關的一些英文詞語。
財政年度英文通常叫做fiscal year,但也可說為financial year。財政年度又稱預算年度(budget year)或會計年度(accounting year),指政府預算的有效起止期限,通常為一年。財政年度大抵分成兩類:一是「歷年制」,即跟隨日曆年(calendar year)從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採用歷年制;另一是「跨年制」,即從一年的某一天開始到下一年的某一天為止,如香港財政年度從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這樣的財政年度要用兩個年份來表示如the 2017-18 fiscal year,但也可用該財政年度結束的那一天來表示,如Hong Kong's fiscal year ends on March 31。如要具體指某個財政年度,則可說:the fiscal year ended on March 31, 2016(已過去的財政年度)或the fiscal year ending on March 31, 2018(尚未結束的財政年度)。
「預算」英文叫budget,實際上就是財務計劃(financial plan),每個企業、學校甚至個人都有自己的預算。政府的預算一般包括預計該財政年度的收入(revenues)和支出(expenditures),並說明收入從何而來、支出用於何處。一個收入與支出大體相當的預算叫做「平衡預算」(balanced budget),預計收入大於支出的是「盈餘預算」(surplus budget),而支出大於收入的是「赤字預算」(deficit budget)。Deficit的本意是支出大於收入即虧損,其數目在會計帳上常用紅色書寫,所以in the red(赤字)即表示負收入,反之,盈餘用黑色記帳,因此in the black指收入大於支出。
基本法第107條規定:香港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follow the principle of keeping the expenditure within the limits of revenues),力求收支平衡(a fiscal balance),避免赤字。但回歸以來,香港有幾年不得不採用赤字預算。 亦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