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報紙新聞 > 正文

港督多出身大學歷史系

時間:2016-12-13 03:15:07來源:大公網

  圖:前港督柏立基在任內創立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歷史科應否成為中學必修科?中史應否獨立成科?在一九九七年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應該!」可是在回歸後的今天,這兩個問題居然產生爭議,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九七前的香港初中生必修中史、世史兩科,高中文科生選修這兩科的也不少。英國人對歷史科的確頗為重視,戰後七名港督,清一色是文科出身,其中四人在大學時主修歷史。

  英國有重視歷史科的傳統,預科優異生多樂意報讀大學歷史系。喜歡研讀歷史的政界中人首推英國名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他領導英國戰勝納粹德國,並在戰後繼續主政。他的名言是:「回顧得愈遠,可能前瞻得愈遠。」這就是歷史教育功能,熟讀歷史的邱吉爾能成為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自不為奇。歷史系出身而在戰後出任香港總督的包括柏立基(Robert Black,第23任)、麥理浩(Murray MacLehose,第25任)、衛奕信(Wilson of Tillyorn,第27任)和彭定康(Chris Patten,第28任),前者畢業於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後三者皆畢業於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這四名歷史系出身的港督也確實與別不同,柏立基在任內創立了香港中文大學,打破英國殖民地只可擁有一所大學的傳統,因為他看到時代的轉變,不得不因時制宜。麥理浩是在任最長的港督,任內在經濟、教育、房屋、廉政、醫療、交通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改變了香港社會面貌。衛奕信主政時正是香港回歸的過渡時期,因此他採取了不得罪中方的態度。彭定康在任期間不斷與中方對抗,但最近訪港卻大談「港獨」要不得,這是讀史者明瞭過去和現實後的看法。無論你對這些港督有何看法,他們的施政和取態跟他們的歷史專業出身不無關係。

  英國人對歷史科的重視,港人並不領情,以致回歸後的歷史教育不進反退。中史科應否必修和獨立成科,過去如此,今天卻不如此,將來理應如此。

  理大專上學院客席講師 梁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