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熱點追蹤 | 辭還是不辭?泛民各懷鬼胎的小九九

時間:2020-08-13 16:06:28來源:大公網

       文/黎岩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特區政府有關第六屆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提議的決定,特區政府隨後亦正式宣布第六屆立法會全體議員延任一年。外界所關注的被選舉主任DQ參選第七屆立法會的四位參選人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和梁繼昌僥幸得以延任一年,繼續穩袋高薪200萬元。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可謂是一個遵循基本法的前提下,平衡各方政治團體利益與訴求的皆大歡喜的結果。不僅出乎一些建制人士的預料,也大大出乎反對派的預料。令到原本積極鼓動泛民總辭的反對派強硬派、攔炒派頓時亂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總辭?絕對不符合民意民心,不辭?放出去的風箏,又似乎難以回收。各懷鬼胎的泛民各有各的政治算計,各有各的現實考慮,總之一句話,利字當頭,利欲薰心。正應驗了那句老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今日(13日)早在電台節目表示,泛民會接受延任1年的做法,不會發生「總辭」及杯葛,希望有關議員不要再作以前的行為,勸喻他們重新做人。譚耀宗表示,若讓4名被裁定不符參選資格議員繼續參與議會,存在矛盾,不少市民對有關議員失望,他亦有同感,若有關議員可繼續履行職責,他鄭重其事地呼籲反對派議員回到議會後可以重新做人,擁護效忠特區,不要再違反基本法,多做實事。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亦表示,看不到泛民總辭對社會來說有什麼特別意義,現時有很多抗疫和民生事項,民主派在當中亦能發揮很大作用,可一起監察政府,做好防疫抗疫。他說,如果民主派主動放棄權利,就不能反過來指責議會沒有認受性。

  被中央電視台點名批評與「港獨」搞在一起的著名作詞人林夕日前曾發表文章「泛民不總辭,還待何時?」 公然呼籲「非建制派現任議員轟烈宣布全體辭職,立刻即時趕快,要趕在人大做出決定之前,要趕在若延任而被DQ前,要趕在變相又變態的臨立會宣告之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對派的智商智慧智能無論如何也抵不上中央的高瞻智慧。當全國人大決定放生被DQ四議員,可謂給了反對派一個措手不及。就連泛民的吹鼓手、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亦點頭稱讚,北京的決定是促使民主派分裂的「高招」,不做到最盡,反而令民主派內部爭論是否留任而進一步分化。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質疑,抗爭派的總辭倡議,其實至少有三個矛盾之處:其一是今次延任立法會和1997年的臨立會不能相提並論;其二是如果抗爭派覺得不完美的制度就不應參與,為何不身先士卒辭任區議會;其三是抗爭派至今無法解答,一年後如果選舉仍有DQ,是否仍會參與。

  其實,中央「手下留情,刀下留人」,以較溫和方式處理延任安排,政界分析其中一個考慮,便是放溫和民主派一條退路,不迫他們進一步向激進派靠攏,實質上是再度利用懷柔政策招安泛民陣營中的「宋江」,變相孤立強硬反對派中的「李逵」。反對派自身亦會因「議會路線還有沒有用」而自行鬧分裂鬧內訌,自然不能團結一致。最低限度,使反對陣營人心浮動,面和心不合,難以形成一致的抗爭路線與對策。

  事實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內容公布後,已有多名本土抗爭派的區議員,要求民主派抵制未來一年的議會。部分縱暴區議員甚至揚言,繼續參加議會是「無骨氣」。問題是,這班縱暴區議員剛剛千方百計混入區議會。他們的「骨氣」又在哪裏呢?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提倡總辭者至今無法解答,如果日後議會沒了民主派,民主運動可以如何進行,民主派將如何發揮監督監察政府的政治作用。蔡子強亦進一步質疑,如果抗爭派認為加入一個他們認為不民主、不公平的制度,就是「美化制度」,那其實去年區議會選舉,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也被DQ,為何他們仍要參選?為何甚至準備後補名單參選?為何要想方設法競選成功?「在你自己沒有席位的立法會,就大義凜然要別人辭任;但到你自己有席位的區議會中,就默不作聲。這樣做,外人看來會覺得太過自利了。」蔡子強的點評可謂一針見血。激進抗爭派的兩面三刀、唯利是圖的虛偽面目在這裏展現的可謂入木三分。

  其實,反對派把自己推進了反中禍港的政治漩渦中,可以預見明年的第七屆選舉一樣會有DQ出現,現時獲准延任的四位議員很大機會會繼續被DQ,甚至不排除有更多的反對派議員被DQ,今次連相對中立溫和的梁繼昌都被DQ,可見政府方面的尺度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明顯收緊。激進派如果覺得現時的制度玩不下去,那是否也要向公眾解答,他們是否永世不參與選舉,絕對抵制明年的選舉?無人能清楚解釋。從這個層面來看,其實反對派並非鐵板一塊,亦並非能夠完全看清把握大局大勢,很大程度上都是些追名逐利、鼠目寸光、各自盤算的政棍而已。

  激進派所鼓吹的「總辭」,幻想透過全面抵制非民選產生的議會,在輿論上造成震盪效果,令未來一年立法會認受性下降,甚或再進一步引起國際輿論的注意,影響西方國家對中國、香港政治局勢的研判,其出發點都是對現政局的無可奈何以及幻想外國強力關注干預香港,都是把希望寄託在外部。但這麼多年來,除了把香港推向萬劫不復的水深火熱之中,還能給香港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呢?市民真的看不到。這種有破壞有反對無建設無利益的倒行逆施,完全背離了主流民意與民心,到頭來終將被選民拋棄。吹鼓手林夕日前在報章撰文,鼓吹總辭是「保住尊嚴」,無非亦是將籌碼押在國際社會上,但問題是,面對今時今日的中國,連特朗普的美國都難奈其何,英國更是自顧不暇,其他國家除了幾聲幹嚎,還能對香港做什麼呢?痴人做夢。

  民主派2017年曾陷入總辭的爭論,當時劉小麗、羅冠聰、姚松炎、梁國雄等人因宣誓案被褫奪議席。激進的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退休中學教師韓連山等人,提倡民主派議員總辭,遭到強烈反對。當時尚有理智的部分反對派人士即認為,一旦總辭等同擺定姿態和政府和中央全面對抗,孤注一擲,可謂是破釜沉舟的攬炒舉動。今日的反對派,再次站在這個善惡抉擇的歷史關口。

  激進本土派天真地認為,只要主流泛民政黨與主張激烈抗爭的派別同流合污,聯手對抗,就會對中央與特區政府形成掣肘,就會更容易形成政治壓力,就會更加發揮有形的政治作用,因而就會更容易獲取市民的支持。但反對陣營中的相對溫和的民主派則認為,總辭不能達成預期效果,反而因為失去了議會發聲的政治舞台,最終會在政治舞台上銷聲匿跡。更何況一旦錯判形勢,失去選民支持,或拖累今明兩年的選舉,最終會被選民拋棄。集體總辭就算可短暫取得政治道德高地,但反對派一直阻撓的政策,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等,未來一年在議會內,將暢通無阻。

  當然,不能明說的理由是,總辭勢必會驟然失去200萬元的政治花紅。況且他們的財神黎智英現今亦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根本就無可能為這三十多位反對派議員全額買單。既然沒有指望,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議事廳,不時發發牢騷,做做騷,甚至罵爹辱娘地叫喚幾聲,既能哄騙天真的市民又能袋袋平安,何樂而不為呢。對反對派而言,從政成功的訣竅一招就已足夠: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