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無數英勇的中華兒女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終於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段鐫刻着血與火、承載着不屈與堅守的歷史,不僅是中華民族永不磨滅的集體記憶,更在80年後的今天,為我們應對時代挑戰、走向民族復興提供着深刻啟示。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及閱兵在北京舉行。這不僅是對歷史的紀念,更是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包含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堅韌,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團結。
將歷史教育融入國民教育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轍。抗戰勝利80周年,我們既要緬懷先烈、致敬英雄,更要以史為鑒,堅決反對歪曲、美化侵略歷史的錯誤言行,守護好歷史的真相;要將歷史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讓年輕一代了解民族的苦難與抗爭,厚植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更要從歷史中總結經驗,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保國家發展始終沿着正確方向前進。
如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局部衝突與動盪不斷,軍國主義復辟的風險依然存在。抗戰勝利啟示我們:一方面,必須堅定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築牢國防安全屏障,以強大的實力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另一方面,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站在和平正義一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宣導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反對侵略擴張與強權政治,讓和平正義的理念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抗戰勝利對香港有着重要的啟示意義。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的獨立,就沒有香港的安寧;沒有民族的振興,就沒有香港的繁榮。抗戰時期,香港同胞與祖國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連、榮辱與共。香港更是聯繫海外華僑、轉運物資的重要樞紐,無數愛國商人冒着風險將藥品、糧食、軍需品運往前線,碼頭工人日夜搬運支援抗戰,文化界人士以筆為槍喚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支持。特別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艱苦的環境下奮起反抗,抵禦外來侵略,展現了香港同胞的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
培育年輕一代愛國情懷
如今,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香港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香港也面臨着一些挑戰,如經濟多元化的挑戰、青年成長的期待等。抗戰勝利的歷史告訴我們,香港只有與國家緊密相連,堅定自身定位,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筆者期望,未來香港應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培育年輕一代正確認識歷史,厚植愛國情懷,讓愛國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責任與擔當。只有這樣,香港才能在國家的支持下,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與祖國同心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