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 里/系科評估培訓\葉 歌

時間:2025-08-29 05:02:30來源:大公报

  開學前參加了大學組織的系科評估工作坊。各系理論上每十年進行一次自我評估,程序包括收集資料,撰寫報告,校外專家來訪,對校外報告作出反饋等。以往沒有統一訓練,系科各自為政。新模式更規範,支持更多,不過可能要求更高,培訓前不免心中忐忑。

  三天工作坊的確緊張、充實,不過沒有我想像的艱難。組織者深諳教授心理,每次解決一個問題,既有理論闡釋,也有實踐操作,最後還有成果分享,讓人覺得學到了東西。而且,每天四小時的工作坊中途能休息,免費提供早餐、午餐,參加者每天還能拿勞務費。

  那麼學到了什麼?首先,受訓者要理解「評估」是為了解教學效果,反思學科設置,幫助學生學得更好,而不僅是為通過官方的資質認證。其次,本系內部先要達成共識,闡釋本系究竟做什麼,為什麼存在,並將對集體身份的定義提煉為「宗旨宣言」。然後,據此討論專業畢業生應達到什麼可以具體衡量的標準。最後,省視學科設置是否有利於實現上述目標。評估、整改都可循序漸進,不求一蹴而就。每年做出小改變就能取得大效果。

  從以上角度理解,系科評估合情合理,有利有節。但當前美國的大環境對高等教育並不友好。且不說特朗普叫囂取消聯邦政府教育部,攻擊大學教學內容過於左傾,美國社會整體也對上大學究竟能學到什麼,是否物有所值提出質疑。作為學院中人,要在學術自由、探索學問和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實際物質需求之間找到平衡,談何容易。大學舉辦此類工作坊顯然也有這些方面的考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