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議論風生/推進跨境福利可攜 深化開放型灣區養老「試驗田」\王曦煜

時間:2025-09-02 05:02:05來源:大公报

  當前,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邁向縱深推進的全新發展階段,灣區「硬聯通」四樑八柱基本成型,突破灣區機制體制「軟聯通」深層壁壘,打造以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為核心突破的制度創新高地,形成既彰顯中國特色,又接軌國際慣例的現代化制度創新試驗田,成為全面提升灣區發展力的關鍵所在。

  作為當前民生領域社會呼聲與市場需求最高的議題之一,大灣區跨境養老制度創新,成為應對香港超高齡社會挑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政策試驗田」。筆者認為,現階段突破跨境養老福利可攜的制度壁壘,十分依賴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間多層級行政治理協同,未來應統籌建立短、中、長期的跨境養老政策創新階段目標,構建韌性政策框架;同時重點優化已在運作中的跨境養老試點項目內容和配套措施。

  緩解港澳養老服務的瓶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深化養老服務合作,為港澳居民在廣東養老創造便利條件。三地近年聚焦跨境養老,在政策供給方面頗多着墨,從2019年廣東出台《廣東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到近年粵港澳共同發布《養老機構認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顧指南》,為建立大灣區養老服務標準規範提供指引等等。三地攜手在推動養老服務領域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方面,注重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一方面充分利用內地在養老配套設施、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則激發港澳在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和金融化等方面的豐富經驗,成效有目共睹。

  但伴隨着制度改革創新進入深水區後,不難發現,跨境養老在福利可攜性、安老服務市場要素協同及跨境醫療、跨境保險結算等關鍵環節,仍存在顯著鮮明壁壘。跨境養老政策創新其核心路徑,需通過規則銜接與機制創新,破解更高層級的制度壁壘,整合區域資源,亦提倡從簡單的要素對接,轉向搭建以市場化為導向,政府為引導、社會為補充的區域健康平台,打造金融便利化、醫療協同化、產業服務化的跨境養老服務體系,將龐大的養老需求轉化為區域市場機遇。

  對此,筆者建議,三地應統籌設立跨境養老短、中、長期政策創新階段目標,分三個進階,構建跨境養老的韌性政策框架。短期目標,以資源配對為原則的區域協作(例如跨境養老先行先試項目)緩解港澳地區於發展養老服務和相關產業所面對的土地、人力瓶頸;中期目標,以激發銀髮經濟活力,帶動灣區產業升級,培育智慧養老、養老金融,以及生物醫療高附加值的產業集群;長期則以制度創新和制度開放,實現較高水平的灣區內跨境福利可攜,探索具有大灣區特色的養老模式,為全國提供跨境社保與醫養結合範本。

  與此同時,透過重點優化跨境養老試點項目的內容、舉措,以此為突破口提升養老政策「軟聯通」水平。社會福利署主導的「廣東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簡稱廣東院舍計劃),正是主動協同灣區養老資源的一大創舉。

  該計劃從2014年6月開始推行,由特區政府全額資助輪候香港護理養老院的合資格長者申請人,選擇入住廣東省指定的養老院,以確保他們獲得基本的照護。據社會福利署安老服務科資料數據,計劃推出以來,受資助長者累計人數為872人。

  綜合審視特區政府當前的公共財政支出狀況,以及社會對於此計劃的擴容訴求,筆者建議在現有的廣東院舍計劃框架內,多維度、分層次地豐富政策階梯,例如,除當前全額資助這一方式,是否可以增設半額資助、三分一額度資助方案,輔以大灣區養老院舍提供不同價目水平的護理服務,吸引有一定經濟負擔能力,同時迫切渴求養老宿位的申請人,既能減少項目對公共財政支出的依賴,同時亦能推動可持續良性發展運營。其次,香港獨居長者輪候政府資助院舍及合約院舍的平均時間均超過1年。建議社會福利署聯同社福機構,加強對跟進獨居長者個案的前線社工宣傳,提升廣東院舍計劃在獨居長者群體中的認知度和認受度,強化機制耦合,促進雙向賦能,推動廣東院舍計劃在實施路徑和評估體系上,與其他社福項目實現資源互補,確保政策互為支撐。

  持續優化跨境醫療服務

  同時針對目前廣東院舍計劃部分城市院舍入住率較低問題,例如深圳市宿位入住率較為集中,而其他灣區城市入住率則分布不均,建議當局可適當增加政策誘因,有效引導申請人的入住分布,避免同一計劃內的不同院舍,形成「冰火兩重天」的運營局面。

  此外,持續優化跨境醫療試點服務,亦是提升跨境養老政策配套的必由之路。目前,「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資助港澳長者在粵就醫,但醫療券的就醫使用範疇仍有較大限制,例如普通全身體檢和醫院的日間手術,均無法使用;而為暢通灣區內兩地醫療救援服務出台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點計劃」,僅港大深圳醫院一個大灣區試點醫院作為承接平台,建議持續爭取試點擴容,引入適當的市場競爭,逐步降低跨境直通救護車的收費水平。

  圍繞大灣區跨境養老的公共政策創新進程,實際是大灣區治理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生動縮影。唯有通過「政策試驗田(試點項目)─規則標準化(灣區規範)─制度融合(福利跨境可攜)」的階梯式躍進,方能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養老公共產品的區域資源科學再分配,這既是對「民生融通」國家戰略的實踐回應,更是探索灣區城市群治理中國方案,最有現實意義的範例之一。

  大公文匯智庫副總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