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信辦日前約談了美國英偉達公司,要求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相關行動體現了中方對於維護網絡和數據安全的決心和信心。
美國當局一直指摘中國通過網絡攻擊竊取美國機密,但這不過是賊喊捉賊的把戲。事實上,美國的網絡間諜能力如果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再加上美國把控人工智能的技術壁壘,手握最先進的芯片,擁有無人能敵的網絡攻擊和竊密能力。
早前就有美國議員叫囂,所有美國出口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防止其轉運到出口管制的國家——主要是針對中國。雖然仍未出台相關法案,但有美國人工智能專家指出,英偉達芯片的定位跟蹤及遠程關閉技術已經成熟,可以隨時隨地竊密。這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向來嚴控芯片出口的美國,日前突然允許H20芯片出口中國,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這種突如其來的「示好」未必那麼單純,到底是展現了「誠意」還是留有「後門」,值得玩味。
事實上,對於合作和投資,中國向來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要公平、公正、公開,遵守中國相關法律,不危害中國企業和相關行業的利益。正如有學者指出,「約談英偉達就是要敲打,讓美國知道當初的套路完全不起作用。」
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人工智能涉及全方位安全問題,關乎國家安全,也關乎個人的信息安全,絕不可小覷。從個人而言,當大家習慣於使用人工智能協助工作,將一堆資料餵給人工智能軟件時,其中的敏感信息包括個人私隱、出行路線、商業數據乃至軍事科技等等,都已永久地進入雲端。對於別有用心者來說,這些數據正是研究及打擊對手的最犀利武器。
我們既要擁抱人工智能,也要保持警惕之心,不讓「人工智能霸權」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