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政策思考/以「鐵路先行」思維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靖之

時間:2022-05-14 04:23:56來源:大公报

  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多次提到要全力突破房屋困局,並指北部都會區可解決一部分問題,他更希望可從速度、做事成果方面,盡快並盡量把步伐提前、提快,市民就不需要再等待。

  「超前部署」鐵路道路提速發展

  李家超在政綱中明確主張基建先行,提出處理土地房屋問題須提速、提效及提量,又倡議「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希望可縮短公屋輪候時間一年,充分顯示李家超的施政風格重視效率和執行力,重視發展與民生,對於破解房屋困局更有新思維、新舉措。

  香港近年最大的問題正在於發展減速,不論經濟以及土地開發都跟不上社會的需要。李家超要加快發展,除了要減省官僚程序、提升執行效率之外,更需要改變以往的發展思維,特別是在推動北部都會區以及其他大型發展項目上,應樹立「鐵路先行」思維,以鐵路帶動發展、配合發展,而不是等發展好、有了足夠人流後再興建鐵路。

  有了基建先行、鐵路帶動,香港各個大型發展項目才可真正提速加快,能夠盡早吸引人流、商流、資金流進駐,區內其他的發展項目才能加快落地。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應推動其肩負更大的「開荒牛」責任,這既是為了配合香港發展,突破香港的發展困局,而且長遠對港鐵也有好處。

  根據政府的北部都會區規劃,將會在區內增加至少兩個全新鐵路項目,共增設10個新車站。北部都會區規模龐大,要發展這樣一個大型發展區,首要是打通其經脈,當中關鍵就是鐵路。然而,政府近年雖也提及要「基建先行」,但很多時仍採用一貫的需求主導方式,即是在現有設施飽和以及區內達到一定人口數量時才開始發展新基建,但結果卻因此拖慢了發展的進度。

  政府既然計劃以鐵路連通北部都會區,而發展時間以十年、二十年計,在發展初期肯定不可能有大量人口進駐,如果沿用以往思維,豈不是要等到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熟之後才能興建鐵路?這樣不但令到區內的交通嚴重滯後,而交通問題遲遲未能解決,更會反過來影響北部都會區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新屆政府如要提速、提效,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就必須改變現有的基建思維,要有「超前部署」,不能等到有足夠人口後才興建鐵路,不能以「客流量低浪費資源」為由一再拖延鐵路興建。

  相反,基建鐵路先行才可以製造需求,吸引人流,讓居民能夠有更全面的生活交通配套,也為北部都會區奠下更穩固的發展基礎。政府必須樹立「全面規劃、基建先行」,以鐵路和道路提速發展,吸引居民和產業進駐,做到路通、人通、財通,避免出現「先規劃、後鋪路」的本末倒置情況。

  回歸前,香港發展出多個新市鎮,不但解決了大批市民的安居問題,更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大活力。但回歸後,由於種種原因香港再沒有大型新市鎮出現,代之而起的是一個個規模遠低於新市鎮的「新發展區」。這些「新發展區」與整體規劃涉及數十平方公里的新市鎮不可同日而語,更難以發揮新市鎮全面規劃居住、經濟、工業的優勢。

  精簡程序加快建造效率

  政府推出大手筆的北部都會區,無疑是行出了正確一步,但要玉成其事,除了要有周全規劃,更需要重拾當年以鐵路帶動新市鎮發展的經驗。當年每一個新市鎮,幾乎都必定配合一個完善鐵路規劃,並且鐵路與發展同步推進,才有了70、80年代發展新市鎮的速率。這說明要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關鍵是鐵路先行,邊規劃發展邊興建新鐵路,不要錯失時機。

  時機要準,效率亦要高。香港發展鐵路其中一個弊病是要政府及港鐵反覆研究、評估及審批,比起內地及新加坡的高效率差很遠。香港鐵路的興建質素國際聞名,但在顧及質素的同時,也需要兼顧效率,香港必須參考內地和新加坡的鐵路興建速度,包括在審批上減省部分程序,避免重覆審批,政府也可研究設立專責部門加強監督工程,提升效率。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一個重點發展項目,不容有失,李家超已經抓住了問題的核心,下一步就是盡快落實推動「鐵路先行」,打通區內經脈,推動發展之餘,也讓市民可以安居樂業,以達成新一屆政府的願景。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