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風物長宜放眼量/何超蕸

時間:2019-08-24 04:23:58來源:大公報

  8月16日晚上,大專學界同連登「我要攬炒」團隊在中環聯手搞了一場「攬炒」大會,其間集會人士不時高叫「攬炒!」(玉石俱焚)這場面令人不寒而慄。雖然8月初的「三罷」以失敗告終,但不少市民仍對於「被罷工」深感憤怒及無奈。

  當這班激進分子呼籲市民到香港國際機場聲援「三罷」,更史無前例的癱瘓香港航空服務,打破香港的國際航空中心金漆招牌。「攬炒運動」把青年人推向深淵,讓他們無法看到光明,更深層次的是造成社會各界的對立,繼而摧毀香港。

  青年人是社會未來棟樑,肩負着建設及發展未來的重要角色,但是他們卻被慫慂在香港發展的道路上變成屏障,被捆綁在「港獨」的戰車上,使香港引以為傲的法治環境受到嚴重損害,把素有最安全城市美譽的「東方之珠」變成暴力之都、粗口之城。

  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源之一,是由於普遍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與現實環境有落差。香港樓價長期高企,供不應求,致使一些高學歷及高技術的人士在社會工作多年後也未能解決住房問題。

  另外,在教育方面,由於中國歷史已不再為中學必修科目,及香港並沒有國民教育作為學科,致使香港青年對國民身份認同淡薄及迷茫。加上過往成長於港英殖民社會的學生也沒有接受國民教育,引致很多香港市民也未能了解國情。

  近年通識教育對於「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宣講亦長期存在偏差,導致部分學生只強調「兩制」而忽視「一國」。一些帶有「港獨」極端思想的知識分子長期教唆青年人曲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另一深層次的原因是未有「去殖民化」。回歸以來,香港沒有有效地執行去殖民化,甚至連「去殖民化」四個字也鮮有提及。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方針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中國憲法和《基本法》構成了香港的憲制基礎。所謂依法「去殖民化」就是要據此消除不利於,甚至嚴重阻礙落實深化「一國兩制」的因素。

  香港回歸22年來的繁榮安定,是因為各界能夠圍繞這個最大公約數發展而形成的聚力,才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莫為浮雲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青年人不僅要立足當下,更需放眼長遠,拋開區分求共對、聚焦發展謀共贏。盼望香港能早日平息這場風波,彌合社會裂痕,願大家能再攜手開啟美好時代。

  遼寧省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