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放一段結合人工智能(AI)生成的短片,預告下周三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他和團隊將佩戴的領帶和領巾設計。這段預告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這不僅是一次創新的宣傳手法,更釋放出特區政府將更加主動擁抱AI、藉以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的重要信號,展現了香港積極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的決心。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世界各國爭相在有關領域投放大量資源,力求在這場全球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與AI相關的企業成為金融市場的投資熱點。內地在AI領域發展勢頭迅猛,5年間,相關企業由1400家增長至5000家,即平均每11小時就誕生一家AI企業。今年初,開源語言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AI加快滲透經濟發展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務院上月審議通過《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勾勒AI應用發展的路徑圖和時間表,標誌着內地全面邁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的新階段。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香港不能落後。推動AI發展是方向,也要研判潛在風險,尤其是平衡勞工就業和私隱保護等方面。在反覆考量過後,據悉,政府認為既然要走國際科創中心之路,便不能瞻前顧後,原地踏步,而是要大步邁進,積極擁抱AI並推動AI產業在香港的發展,善用香港在AI科研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力爭在AI政策和發展方面衝在國際前沿方陣。這體現了魄力和遠見。
施政報告將在AI方面重點落墨,將有不少篇幅聚焦AI應用,據知報告中「AI」一詞出現頻率達數十次。特區政府將以身作則,積極推動各部門應用AI、落實AI政務,利用AI優化便民服務,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質素。特區政府將更積極鼓勵各行各業廣泛應用AI技術,全面提升本港科技發展水平,同時通過開拓更多AI應用場景,吸引更多AI企業落戶香港,加快相關生態鏈的形成。
AI發展離不開教育,預留資金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將AI納入核心課程,強化教師培訓,是重點方向。AI教育要從小朋友抓起,在這方面,內地已先人一步。以誕生「科技六小龍」的浙江省杭州市為例,從今年9月開始的新學年起,全市中小學開展每年不少於10學時的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深度對接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發展定位,培養具有「杭州特質」的未來人才。
其實特區政府早已將AI列為香港創科發展的四大重點方向之一,並有不少政策配套。去年施政報告推出30億元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鼓勵業界善用數碼港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超算中心將於今年內啟用,提供高功率密度、高效能及可靠的數據存儲及運算支援。港投公司作為特區政府的耐心資本,已投資多間AI企業,以政府資金投入作出直接支持,部分企業即將上市。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AI技術不僅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力,更是解決香港社會問題的潛在方案。智慧城市、智慧治療、智能交通、個性化教育等應用,將有效化解香港人口老化、醫療壓力、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挑戰,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幸福感,實現技術進步和社會福祉的雙贏。去年底開始,香港股市升幅領先全球,包括AI在內的科技企業是重要推動力。
AI新紀元已經展開,抓住了AI發展的先機,就掌握了開啟未來的密碼。否則,一步落後則步步落後。施政報告以AI預告片打頭陣,令人鼓舞,特區政府將如何以具體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來實現這一目標,很快將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