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源遠流長/從二厘館到酒樓 飲茶文化在港生根

時間:2025-09-15 05:01:34來源:大公报

  左圖:清朝出現的二厘館是茶樓的前身。右圖:一八四六年於上環水坑口開業的杏花樓,是香港最早的茶樓。

  飲茶文化源遠流長,茶樓早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出現,當時在菜市場內已有簡陋的茶館,因茶價只需二厘錢而被稱為「二厘館」,吸引大眾光顧。後來飲茶文化由廣東傳入香港,1846年於上環水坑口開業的杏花樓,是香港最早的茶樓。食客叫上「一盅兩件」,即一盅茶搭配兩件點心,帶一份報紙,就可在茶樓享受半天悠閒時光。

  到上世紀20、30年代,茶樓業迅速擴張,港島的茶樓集中在中環、上環和灣仔,裝修較雅緻,九龍區主要在深水埗和油麻地、旺角一帶,較平民化。

  最初茶樓和酒樓分開經營,茶樓只設早市、午市,由凌晨4時至下午4時營業,酒樓主要做晚市,經營時間由下午5時至凌晨。後來二者互相融合,茶樓兼營晚市,酒樓亦做早、午茶市。

  昔日的粵式茶樓點餐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侍應把點心放在掛於胸前的大托盤或推點心車,讓顧客選擇;一種是茶客拿着單,到擺賣各種點心或蒸籠的窗口,看上哪款點心,就讓服務員在單子上蓋個章就可取點心,這種自助式的點餐方式是粵式茶樓的特色之一;現時大多是顧客在座位下單,服務員上點心,跟一般餐館點餐無異,茶樓會把點心按價格分為超點、頂點、特點、大點、中點、小點等。\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