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瑞典電池製造商「北伏」位於小鎮謝萊夫特奧的工廠。\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紐約時報》報道:有歐洲版「寧德時代」之稱的瑞典電動車電池製造公司「北伏」(Northvolt),於當地時間3月12日向瑞典法院提交申請,正式宣布破產。
「北伏」成立於2016年,歐洲一直對這家公司寄予厚望,視其為歐洲電池製造業供應鏈自主的希望,以減少西方汽車製造商對中國電池製造商的依賴。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獲得超過100億美元的股權、債務和融資,最大股東包括德國大眾汽車和美國高盛集團,曾號稱「歐洲電池冠軍」。
近年來,「北伏」面臨工廠產能低、管理不善、高額負債等方面的眾多難題。其位於瑞典小鎮謝萊夫特奧的電池超級工廠安全事故頻發,一度導致生產停頓。去年11月,「北伏」根據美國法律申請破產保護,並尋找新的投資者。截至今年1月底,「北伏」累計負債已超過80億美元。雖然在1月股東大會中,有絕大多數股東贊成「北伏」繼續經營,但因無法取得更多資金,最終只能宣布破產。
「北伏」破產是瑞典產業史上大型破產案之一,預計影響5000名左右的員工。因應「北伏」建造超級工廠的需要,謝萊夫特奧當地政府在過去7年來大規模調整當地建設,如今「北伏」破產,工廠未來不明,讓謝萊夫特奧也陷入危機。當地政府希望瑞典中央政府盡速提供協助,但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周三已排除了當局出手救助「北伏」的可能性。
歐洲目前僅佔全球電池產量的3%,原計劃十年後佔據25%的市場份額,「北伏」破產使得歐洲電池自主化的努力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