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海海槽地震警報示意圖
南海海槽是日本靜岡縣駿河灣至九州以東海面約為700平方公里,深度約4000至4800米,由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形成。該海槽位於日本南部海域,因此日本稱之為「南海海槽」。
南海海槽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活動斷層。南海海槽大地震大約每隔100至150年發生,前一次是1944年和1946年。日本政府此前估算,如果南海海槽發生地震,最壞情況可造成23萬人死亡,比起2011年的「311」大地震死亡數字高出14倍。
日本為何地震多發?
日本地震多發,是因為其處在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的邊緣。這個地震帶全長4萬公里,圍繞着太平洋分布,所經區域上有一連串海溝、列島和火山,板塊運動劇烈,全球超過7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裏,又被稱為「火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