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英國人成「病夫」 去年病假率創新高

時間:2023-04-28 04:25:57來源:大公报

  圖:英國醫生11日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罷工,要求加薪。\法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英國《金融時報》、《衛報》及路透報道:英國國家統計局26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英國就業人員因生病或受傷而請假的總天數為1.856億天,創2004年以來新高。英國智庫27日發布報告表示,英國人越來越差的健康狀態,也對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長期病假更是導致每年430億英鎊(約4210億港元)的損失。

  據報道,英國去年因生病或受傷而請假的總天數為1.856億天,比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多4740萬天,創歷史新高。這個數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國勞動力近年的增長,但2.6%的病假率仍成為自200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該比例在2019年僅為1.9%。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儘管新冠病毒感染是請病假的一大原因,但小病仍是人們請病假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小病佔請假天數的29%,而呼吸系統疾病佔8%,已經超過精神健康問題。新冠、糖尿病和其他一系列疾病佔比則從2019年的14%上升至24%。從行業來看,病假最多的是護理或病人照顧。

  此外,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在適齡的失業人員中,長期病患者人數大幅增加。截至2023年2月的過去3個月,英國「非經濟活動人口」有28.7%的人患有長期疾病,成為1993年以來的最高點。

  而在職人員中患有長期病的比例也上升。數據顯示,這一群組2022年的病假率為4.9%,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而其他在職人群的病假率則為1.5%左右。因為患有長期病而沒有工作或不找工作的人,自2019年以來已經增加了50萬。

  英國經濟面臨多重危機

  英國人健康倒退,已經拖累了英國經濟增長的速度。知名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警告,2021年,長期病導致的收入損失達430億英鎊,佔到了英國GDP的2%。英國前首席醫療官、IPPR健康與繁榮委員會聯合主席莎莉.戴維斯教授說,「英國的人口健康狀況比其他大多數可比較的國家都要差,這帶來了巨大的人力和經濟成本。」她說,「我們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國家雄心,就像維多利亞時代改造衞生設施和清理貧民窟一樣。」

  該智庫稱,疾病是導致一半人離開工作崗位的因素,並對個人收入和就業前景產生了顯著影響。IPPR的報告發現,自2020年以來,患有新發身體疾病的人的年收入平均下降了約1400英鎊,而精神疾病的發作使收入減少了約1700英鎊。與患病者同住一戶的人的收入減少了1200英鎊。

  IPPR的健康與財富委員會主管托馬斯周四在聲明中說,「民眾健康才是我們經濟困境的良藥。」他說,「我們的經濟目前面臨多重危機,低生產率,低增長,而不平等正逐漸加劇,生活水平出現歷史性的下滑。」

  生產率持續疲軟

  在3月公布的預算案中,英國財政大臣亨特「將擴大勞動力規模和提高生產率」放在了經濟增長的第一位。但英國人的健康狀況,正不斷加大英國的經濟壓力。英國國家統計局的另一份統計顯示,去年英國持續疲軟的生產率沒有任何改善,而生產率是決定長期生活水準的關鍵因素。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每小時工作產出增幅與去年同期持平。每個工人和每個工作崗位的產出分別下降了0.2%和0.3%。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