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美方想把台灣當槍使恐越來越難\朱穗怡

時間:2025-09-18 05:02:35來源:大公报

  俗話說「免費的最貴」。美國眾議院近日通過「2026年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將援台預算上限3億增至10億美元。民進黨當局必會「感激涕零」,但島內不少民眾心中明白,美方從來不會做「虧本買賣」,向台灣提供所謂「軍事金融援助」、進一步武裝台灣,主要是給奉行「台獨」路線的民進黨當局撐腰,讓台灣持續成為美方「遏華」的棋子,甚至將來倘若爆發台海戰事,台灣還可成為美方「代理人」,通過拖長戰事來消耗中國大陸的實力,以保住美國「世界一哥」的地位。

  自2016年5月民進黨再次上台後,美台軍事勾連越來越頻繁。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近年美方重啟對台軍事援助。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批准自2023年至2027年的5年間,對台提供可達100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2023年5月,美國政府動用緊急授權向台灣提供價值5億美元的武器。隨後美國又通過所謂「外國軍事融資計劃」向台灣地區提供總價值約8000萬美元的軍援。2024年3月,美國國務院請求編列1億美元預算協助台灣強化「嚇阻力」,接着又斥資逾20億美元「軍援」台灣。最近美國眾議院延續所謂「台灣安全合作倡議」,進一步增加援台的軍事預算。

  美國向台灣提供「軍援」的名目林林總總,然而,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去年12月台灣收到來自美國的一批軍援物資,當中的270萬發子彈竟然產於1983年,至今已經41年了,早就過期了,還有超過3500組抗彈板和背心受潮發霉。此外,美國運送的彈藥包裝混亂,包括原裝、替代包裝和散裝彈藥,導致管理和清點困難。據說台灣方面花了數周時間「打開包裝、晾乾並實施清點」這些受潮發霉的武器裝備。原來美方所謂的「軍援」就是把台灣當成回收「古董裝備」的垃圾桶。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對台軍援看似無償,但當中蘊含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戰略意義。正如島內輿論指出,如果美方以援助的方式向台灣方面提供總值5億美元的武器,而台灣方面後續向美方支付的訓練、維修、保養等費用恐怕還不止5億美元。至於戰略意義,主要是通過加強美台軍事勾連縱容民進黨當局對抗中國大陸,以此阻撓兩岸統一進程,阻撓中國統一後更加強大。

  在台灣問題上,美方擺明就是把台灣當槍使,企圖讓兩岸中國人自相殘殺,自己坐收漁人之利。美國的算盤打得「精」,但台灣民眾早就看破了美國的手腳。島內有民調顯示,64%受訪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對台灣地區的威脅大於機會;56%台灣民眾希望兩岸保持良好關係,不支持台當局購買大量武器;如果台海爆發衝突,69.8%台灣民眾不願意自己或家人參戰。由此可見,維護台海和平、反對開戰是台灣主流民意。美方企圖把台灣方面當成「代理人」,代替美方與中方「開戰」,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