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6日宣布,將TikTok在美國的禁令期限再次延長,至今年12月16日,為TikTok與美國投資者完成控股權轉讓爭取時間。此前,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經貿會談達成基本框架共識。
對於雙方將通過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和內容安全業務委託運營、算法等知識產權使用權授權等方式解決TikTok問題,專家表示,此舉互利共贏,符合雙方的利益。
【大公報訊】綜合中通社、大公報記者朱燁報道:外媒17日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中美已達成商業協議,推動TikTok美國業務由美資控股。
據報道,科技公司甲骨文(Oracle)、私募股權公司銀湖資本及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將組成投資財團,控股TikTok美國業務。
傳新公司80%股份由美方持有
外媒報道稱,甲骨文的得州設施將處理用戶數據,確保數據留在美國。新公司約80%股份由美國投資者持有,字節跳動等中國股東持有剩餘股份。新公司董事會將以美國成員為主,並包括一名由美國政府指派的董事。現有TikTok用戶需遷移至新應用,核心算法將通過字節跳動授權技術重建。
去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TikTok在美國禁止經營的法案,該法案要求TikTok進行資產剝離。惟法案允許在交易進行期間暫緩禁令執行。特朗普此前已3次將禁令延期。根據此前行政令,TikTok於今年9月17日到期。
當地時間9月14日至15日,中美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經貿會談達成基本框架共識,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15日在會談結束後中方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關於TikTok問題,中國一貫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京濤在發布會上介紹,雙方就通過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和內容安全業務委託運營、算法等知識產權使用權授權等方式解決TikTok問題,達成了基本共識。
學者:「授權非轉讓」符合雙方利益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對《大公報》表示,這種「委託運營」與「授權非轉讓」的模式既回應了美方對用戶數據不得出境、保護隱私的關切,也兼顧了中方對核心技術,尤其是算法不得隨意轉讓的立場。此外,通過知識產權「授權」而非直接「轉讓」,中國企業能夠繼續保持對算法及敏感信息的控制權,包括未來的升級與發展規劃,同時還可通過收取知識產權費獲得收益,實現知識產權保護與美方監管要求的平衡。
《人民日報》17日發表「鐘聲」署名文章《堅持互惠互利,平等協商解決經貿問題》指出,此次會談,中方之所以與美方就TikTok問題達成相關共識,是因為這一共識基於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符合雙方的利益。這體現了中方的建設性和負責任態度。
中方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中資企業合法權益的原則立場沒有變,將依法審批TikTok所涉及的技術出口、知識產權使用權授權等事宜。